第222章 文光射斗(第2页)

 

正午的文英阁前,荷花用金盘盛着新刊《琼州风土志》赏赐众文士。当蒲云舟接过属于他的那卷时,发现扉页多出方朱印——"文渊阁藏书"五个篆字鲜艳如血。林夫人在旁轻笑:"柳老连夜差人送来的,说是补上当年欠你的及第礼。"

 

庆典结束后,蒲云舟独自登上藏书楼。从怀中取出老师随信寄来的紫毫笔,笔管上细刻着《论语》名句,却是用蛮族图腾纹样勾勒笔画。他试着在纸上书写,墨迹竟显出极淡的铜鼓纹暗花——这分明是柳弘用珍藏的蛮族秘墨特制的。

 

"柳大学士年轻时,曾在雷州偶得半卷《铜鼓文脉考》。"荷花的声音突然从楼梯口传来。她手中宫灯照亮墙角木箱,里面整齐码着数十册装帧相同的典籍,"这些是他毕生收集的百越文献,如今全托付给你了。"

 

蒲云舟翻开最上面那册,扉页夹着的纸条飘落。柳弘熟悉的笔迹写道:"铜鼓纹与甲骨文同源说,可作双语教学根基。"这与他正在编撰的《琼雷字源对照表》构想不谋而合。更令他震惊的是,书页间还夹着半张泛黄的奏折草稿——弘治十八年,年轻的柳弘曾上书建议在琼州设"夷夏同文馆",朱批"狂妄"二字仍刺目惊心。

 

暮鼓声中,杨慎西抱着新编教材兴冲冲跑来:"国子监刚到的驿马!"他抖开的包袱里,除了一整套双语教具,还有封柳弘写给黎狰的亲笔信。蒲云舟瞥见开头"闻君习汉礼,赠《诗经》蛮语译本一册",突然明白老师为何在信中特意强调"诗三百,可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