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文光射斗(第3页)

 

夜深人静时,蒲云舟在灯下重读柳弘来信。老师提到正说服礼部将"边才科"推广至西南各州,还透露首辅大人幼子也在学习蛮语。信纸末尾的水渍晕开了几个字,依稀辨得是"尔今所见,乃吾终生...",显是老者情难自禁的泪痕。

 

次日清晨,蒲云舟将柳弘所赠紫毫笔转赠给双语学堂最年幼的蛮族学童。那孩子懵懂地握着笔,在沙盘上画出的第一道痕迹,竟酷似铜鼓上的太阳纹与汉字"日"的结合体。黎狰蹲下身,用生硬的官话念出柳弘扇面上的"有教无类",满堂学童跟着复诵,声浪惊飞了檐下燕子。

 

荷花站在文英阁最高处,看着晨光中手捧双语课本的汉蛮学子。她腕间的平安扣突然发烫——那是林夫人昨夜新系的五彩绳,据说能感应文运兴衰。蒲云舟匆匆赶来,手中摊开的《永乐大典》散页上,柳弘朱笔圈出的"书同文"三字,正与城外新垦田亩的阡陌形成奇妙呼应。

 

"柳老在信中问..."蒲云舟话未说完,驿卒飞奔而至,呈上盖着文渊阁火漆的加急文书。拆开一看,竟是礼部正式批准"边才科"的公文副本,朱批日期比荷花上奏仅晚三日。随附的短笺上,柳弘只写了八个字:"琼州日影,已照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