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林悦的新目标(第2页)
小女孩怯生生地问:\"能教我们画大海吗?我奶奶说,翻过三座山就能看到海。\"
林悦的心忽然被刺痛了。她从小在滨海城长大,以为大海是再寻常不过的景致,却忘了对山里的孩子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仅教你们画,还带你们去看真的海。\"她握住女孩冻裂的小手,指甲缝里还沾着泥土,\"这个冬天,就去。\"
教学楼破土动工那天,林悦请来了陈老爷子。老人拄着拐杖,看着挖掘机铲开冻土,忽然对随行的人说:\"把我们建材城的环保涂料都拉来,算我捐的。\"他转向林悦,眼里带着赞许,\"我年轻时修过祠堂,总说要积德行善,结果一辈子陷在生意场里,倒是你提醒了我。\"
环保项目的推进却遇到了阻力。城西化工园区的几家企业联名反对改造方案,理由是升级污水处理系统会让成本增加15%。领头的是宏达化工的李总,当年曾和林父在竞标中结过怨,如今在会上言辞激烈:\"林总要是真想环保,不如把自家的化工厂关了,何必盯着我们这些小公司?\"
林悦没有动怒,只是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里,园区下游的村庄,村民正提着水桶去几里外的山泉打水,水井里的水泛着绿色泡沫,孩子们的皮肤上长着成片的红疹。
\"李总,您的母亲还住在乡下吧?\"林悦的声音平静却有分量,\"如果那是您家的水井,您还能坐在这里谈成本吗?\"
她调出另一份文件:\"星瀚科技研发了新型污水处理设备,成本比传统设备低30%,林氏基金会可以承担60%的费用,剩下的由企业分期支付。我们算过账,改造后每年能省下40%的罚款支出,还能拿到环保补贴,其实是赚的。\"
这番话让在场的企业家们沉默了。有人开始小声议论,有人拿出计算器推演,最后李总站起来,抓起笔在合作协议上签了字:\"就冲林总这份实在,我干了。\"
三个月后,月牙湾小学的新教学楼封顶。林悦带着城里的老师和捐赠的电脑过去时,孩子们正在新操场上放风筝,风筝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大海,浪花是用彩纸剪贴的。那个想画大海的小女孩,举着风筝朝她跑来,脸颊红扑扑的:\"老师说,等放暑假,我们真的能去看海吗?\"
\"当然。\"林悦笑着点头,忽然看到教学楼的墙面上,有人用红色油漆写了一行字:知识能翻过山。
环保项目也有了进展。城西化工园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升级后,下游的河水开始变清,有人在岸边发现了绝迹多年的小鱼。林氏基金会联合星瀚科技开发的\"环保监测App\"成了爆款,市民可以实时查看各企业的排污数据,举报超标行为还能获得奖励。
这天傍晚,林悦刚结束视频会议,就收到沈逸辰发来的照片。画面里,他正和几个工程师在调试太阳能路灯,背景是月牙湾小学的新操场,路灯杆上挂着孩子们画的海洋主题灯笼。
\"他们说,晚上有了路灯,就能在操场看星星了。\"沈逸辰的语音带着笑意,\"我让团队加了个功能,用手机扫路灯,就能看到星座讲解,算是给孩子们的天文课。\"
林悦看着照片,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那时他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梧桐树:\"我这辈子挣了很多钱,却没给你留下一片能安心呼吸的天空。做企业,最终要对土地和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