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西省《朔州市》(第2页)
杀虎口
杀虎口位于右玉县境内,是明清时期中原与蒙古、俄国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 。这里地势险要,两侧高山对峙,中间是一条狭窄的通道,易守难攻 。如今,杀虎口虽然不再是商业要道,但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站在杀虎口关城上,遥想当年晋商们带着货物从这里出发,踏上“走西口”的征程,耳边仿佛响起了阵阵驼铃声 。关城的城墙保存较为完好,城墙上的烽火台、箭楼等建筑遗迹,让人感受到当年这里的军事防御氛围 。
朔州老城
朔州老城是山西省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之一 。走进老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老城内的建筑大多为明清风格,古色古香 。漫步在老城内的街道上,能看到许多传统的民居、店铺和庙宇 。其中,文昌阁是老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位于老城的中心位置,是一座三层楼阁式建筑,造型精美,气势恢宏 。在老城内,还能品尝到各种地道的朔州美食,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 。
广武长城
广武长城位于山阴县境内,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长城保存相对完好,城墙高大厚实,烽火台、敌楼等建筑错落有致 。登上广武长城,极目远眺,山峦起伏,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在群山之巅,景色十分壮观 。在长城脚下,还有新旧广武城两座古城遗址 。旧广武城是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辽代古城,城内的街道、建筑布局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貌 ;新广武城则是明代为了加强军事防御而修建的,城内的城墙、城门等建筑保存完好 。
四、古刹、寺庙、道观
净土寺
净土寺位于应县城内东北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 。净土寺的大雄宝殿是金代建筑的瑰宝,殿内的藻井堪称一绝 。藻井采用木质结构,由众多斗拱层层叠叠组合而成,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藻井的顶部绘制着精美的彩绘,图案有龙凤、花卉、人物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在大雄宝殿内,还供奉着三尊金身佛像,佛像神态慈祥,庄严肃穆 。
梵王寺
梵王寺位于朔城区南之梵王寺村,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 。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佛像两侧是十八罗汉塑像 。寺内的壁画也颇具特色,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依然能看出其当年的精美 。梵王寺周边环境清幽,寺前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边绿树成荫,是一处宁静祥和的佛教圣地 。
紫金山道观
紫金山道观位于平鲁区紫金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场所 。道观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主要建筑有三清殿、玉皇殿、财神殿等 。三清殿内供奉着道教的三位最高神只——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玉皇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 ;财神殿内供奉着财神赵公明的神像 。道观内的建筑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充满了道教文化的韵味 。登上紫金山道观的山顶,可以俯瞰周边的壮丽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
五、历史遗址
峙峪遗址
峙峪遗址位于朔城区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动物化石 。石器种类繁多,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 ,这些石器制作精细,反映了当时人类的高超技艺 。骨器有骨锥、骨针等 ,动物化石有野马、野驴、羚羊等 。峙峪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活动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广武汉墓群
广武汉墓群位于山阴县新旧广武村迤北的开阔地上,是中国汉代墓群 。墓群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 ,有墓葬280多座 。这些墓葬大多为汉代的将军、官员和贵族的墓葬 ,墓葬的形制有土坑墓、砖室墓等 。墓群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陶器、青铜器、铁器、玉器等 ,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
朔州古城遗址
朔州古城遗址位于现朔州市朔城区,是山西省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之一 。古城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1600米 ,城墙高约10米 ,上宽约5米,下宽约10米 。古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和传统民居的遗址 ,如文昌阁、县衙、文庙等 。朔州古城遗址见证了朔州的历史变迁,对于研究古代城市的规划、建筑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
六、民俗风情
朔州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传统节日方面,朔州人非常重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迎新 。元宵节时,朔州各地会举办热闹的社火活动,有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表演 ,还有花灯展览,五彩斑斓的花灯将夜晚装点得格外美丽 。端午节时,人们会包粽子、插艾草、挂香囊,以驱邪避瘟 。中秋节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共享团圆之乐 。
在民间艺术方面,朔州有秧歌、赛戏、晋北道情等 。秧歌是朔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它起源于农民的田间劳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形式 。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有单人秧歌、双人秧歌、多人秧歌等 ,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彩扇、手帕等道具,边歌边舞,节奏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 。赛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形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表演时演员们戴着面具,以说唱和舞蹈为主,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氛围 。晋北道情是一种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形式,它的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细腻生动,深受朔州人民的喜爱 。
此外,朔州还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如怀仁旺火习俗 。每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怀仁市的大街小巷都会垒起高高的旺火,人们围着旺火转,祈求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平安吉祥 。旺火一般用煤炭垒成,形状有塔形、圆形等 ,高度可达数米 。点燃旺火时,火光冲天,烟雾缭绕,场面十分壮观 。
七、特色美食
朔州油糕
朔州油糕是朔州地区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以黄米面为主要原料,经过蒸制、油炸而成 。油糕的外皮金黄酥脆,内馅软糯香甜,有豆沙馅、红枣馅、糖馅等多种口味 。吃的时候,咬上一口,外酥里嫩,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朔州油糕不仅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也是逢年过节、招待宾客时必不可少的佳肴 。
右玉蒸羊肉
右玉蒸羊肉是右玉县的特色美食,选用当地优质的羊肉为原料,经过腌制、蒸煮等工序制作而成 。蒸羊肉肉质鲜嫩,肥而不腻,营养丰富 。吃的时候,可以搭配上当地的特色蘸料,如韭菜花、蒜泥等,味道更加鲜美 。右玉蒸羊肉是右玉人民餐桌上的常客,也是游客品尝朔州美食的必选之一 。
应县凉粉
应县凉粉是应县的传统小吃,以土豆淀粉为原料,制作出的凉粉晶莹剔透,口感爽滑 。应县凉粉的调料十分讲究,有醋、辣椒油、芥末、蒜泥、香菜等 ,各种调料搭配在一起,味道酸辣可口,让人食欲大增 。在炎热的夏天,来一碗应县凉粉,既能消暑解渴,又能满足味蕾的享受 。
山阴油炸糕
山阴油炸糕与朔州油糕类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山阴油炸糕的外皮更加酥脆,内馅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常见的豆沙馅、红枣馅、糖馅外,还有肉馅的油炸糕 。肉馅油炸糕将鲜嫩的羊肉或猪肉与葱花、姜末等调料混合在一起,包入黄米面中,经过油炸后,外皮酥脆,内馅鲜香,别有一番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