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晋城市《泽州县》(第2页)

 

三、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一)珏山旅游风景区

 

珏山又名角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这里山峰奇特,景色秀丽,每逢中秋,月从两山中间生起,形成“珏山吐月”的奇特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山上有众多的寺庙和道观,如青莲寺等,宗教文化氛围浓厚,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前来朝拜。游客可以沿着登山步道拾级而上,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山顶,俯瞰四周,山峦起伏,丹河如带,景色美不胜收。

 

(二)大阳古镇

 

大阳古镇前文已详细介绍其历史和建筑特色,这里还是一个民俗文化的宝库。古镇内有许多传统手工作坊,如制针作坊、打铁铺等,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此外,大阳古镇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春节期间的民俗表演、夏季的音乐节等,让游客在欣赏古镇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古镇的夜晚同样迷人,灯火辉煌,古街古巷别有一番韵味,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购买精美的纪念品。

 

(三)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

 

玉皇庙内珍藏的宋金元不同时期的彩塑,具有非凡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其二十八星宿彩塑更是独冠天下的绝品。这些彩塑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此外,庙宇内的琉璃构件、壁画和木雕也都出类拔萃。壁画内容丰富,涵盖了宗教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色彩鲜艳,保存较为完好。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了解古代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风格,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四)山里泉景区

 

山里泉景区位于泽州县山河镇境内,景区内丹河水碧波荡漾,两岸奇峰对峙,形成了独特的山水风光。这里有瀑布、深潭、峡谷等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天然的生态乐园。游客可以乘坐游船在丹河上游览,欣赏两岸的美景,也可以在岸边的沙滩上嬉戏玩耍。景区内还有一些户外运动项目,如攀岩、漂流等,适合喜欢挑战和刺激的游客。此外,山里泉景区周边有一些农家乐,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农家饭菜,体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五)高都遗址

 

高都遗址是泽州县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早在旧石器晚期,人类祖先便在这里生活,他们制作石器、骨针等工具用于日常使用 。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如今,高都遗址虽然只剩下一些遗迹,但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遗址周边还建有博物馆,展示了出土的文物和相关的研究成果,让游客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高都遗址的历史价值。

 

(六)羊肠坂

羊肠坂是古代太行山的重要通道之一,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 。这里地势险要,道路崎岖,因道路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曹操曾在此留下着名诗篇《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生动地描绘了羊肠坂的艰险。如今,羊肠坂依然保留着部分古道遗迹,游客可以沿着古道行走,感受古代交通的艰辛和历史的沧桑。在羊肠坂沿途,还可以欣赏到太行山的壮丽景色,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四、古刹、寺庙与道观

 

(一)青莲寺

 

青莲寺位于泽州县高都镇,分为古青莲寺和新青莲寺。古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新青莲寺建于唐代咸通八年 。青莲寺内保存着历代碑刻及唐宋彩塑、宋代木构、明清诗画等珍贵文物。其中,古青莲寺的唐代彩塑尤为珍贵,这些彩塑造型丰满,神态慈祥,是唐代佛教造像的杰出代表。新青莲寺的大雄宝殿为宋代木构建筑,其梁架结构简洁合理,斗拱硕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外,青莲寺周边环境清幽,山峦环抱,绿树成荫,是一个修行和游览的好去处。

 

(二)泽州崇寿寺

 

崇寿寺位于泽州县巴公镇西部村东端,始建于北魏,后至金、元、明、清均有修葺 。庙中释迦殿保存了宋代建筑的特征与风貌,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斗拱、梁枋等构件制作精细。寺内还保存着一些碑刻和佛像,这些文物对于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崇寿寺在当地佛教信众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每逢佛教节日,寺内都会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吸引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三)史村东岳庙

 

史村东岳庙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史村,现存建筑正殿为元代遗构,中殿有少量明代构件,其他建筑为清代风格 。东岳庙是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其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正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的神像,两侧有侍者和护法神的塑像。庙内还有一些碑刻和壁画,碑刻记载了东岳庙的历史沿革和修缮情况,壁画内容丰富,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等,色彩鲜艳,虽然历经岁月侵蚀,但依然能看出其精湛的绘画技艺。

 

(四)川底佛堂

 

川底佛堂位于泽州县川底乡川底村文明街,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佛堂没有留下有价值的创建碑刻题记,正殿根据建筑形式推断为金代建筑。佛堂规模不大,但建筑风格独特,具有金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如斗拱的形制、梁架的结构等。佛堂内供奉着佛像,香火旺盛,是当地佛教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五)坪上汤帝庙

 

坪上汤帝庙位于泽州县周村镇坪上村东,为纪念商汤祈雨而修建 。庙内正殿和香亭均有元代建筑风格,正殿的梁架结构、斗拱做法等都体现了元代建筑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汤帝庙内还保存着一些碑刻和文物,这些碑刻记载了汤帝庙的修建历史和祭祀活动等情况,对于研究古代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的特定时节,坪上汤帝庙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当地民众会身着盛装,举行隆重的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五、民俗风情

 

泽州县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当地百姓的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展现出浓郁的地方韵味。

 

在传统节庆民俗方面,春节是泽州最为隆重的节日。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打扫房屋、磨面蒸馍、采购年货。腊月二十三祭灶日,人们会将灶台擦拭一新,在灶王爷像前摆放麦芽糖等供品,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当日,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地的春联多以手写为主,字体苍劲有力,内容多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盼;窗花样式丰富,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图案,均由民间巧手剪裁而成,贴在窗户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年夜饭更是丰盛,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如红烧肉、炸丸子、炖排骨等,饮酒叙旧,共享天伦之乐。守岁时,长辈会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街道上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元宵节在泽州同样备受重视。节日期间,除了吃元宵,最吸引人的当属各种民俗表演和花灯展示。各乡镇会组织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等表演队伍,走街串巷进行演出。舞龙舞狮队伍中,龙和狮造型精美,表演者们配合默契,动作矫健,龙身或狮身随着鼓点上下翻飞、左右盘旋;跑旱船表演中,演员们坐在装饰华丽的“船”中,模拟船在水中行进的姿态,步伐轻盈,摇曳生姿;踩高跷的表演者们踩着高高的木跷,做出各种惊险有趣的动作,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同时,县城和乡镇的主要街道会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有传统的宫灯、生肖灯、走马灯,还有融合现代元素制作的主题花灯,夜晚时分,花灯齐放,流光溢彩,宛如白昼。此外,元宵节期间还会举办猜灯谜活动,人们聚集在挂满谜题的花灯下,绞尽脑汁思索答案,猜对者可获得小礼品,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泽州的婚俗也极具特色。传统的婚礼流程繁琐且讲究,一般要经过提亲、定亲、纳彩、迎亲等多个环节。提亲时,男方会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媒,若双方都有意向,则进入定亲环节,双方家长会商议彩礼、婚期等事宜,并交换庚帖。纳彩时,男方要向女方送去彩礼和礼物,表达诚意。迎亲当天,新郎会带领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队伍中一般有鼓乐队、花轿等。到达女方家后,要经过一系列仪式,如拜别父母、哭嫁等,新娘才会坐上花轿随新郎返回。回到男方家后,新人要进行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等仪式,然后进入洞房。婚礼当天,男方家会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场面热闹非凡。

 

丧葬习俗方面,泽州遵循着世代相传的礼仪。老人去世后,家人会立即为其净身、更衣,然后将遗体停放在正屋,在灵前摆放供品、点燃香烛,举行守灵仪式。亲朋好友得知消息后,会前来吊唁,送上花圈、纸钱等物品。出殡前,要举行“做七”仪式,每隔七天为死者举行一次祭奠活动,共进行七次。出殡当天,将遗体装入棺材,由亲友抬着送往墓地安葬。安葬后,家人还要进行“圆坟”“烧七”“百日祭”“周年祭”等祭祀活动,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在民间技艺方面,泽州面塑久负盛名。面塑艺人以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揉、捏、搓、剪、刻等多种手法,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有人物、动物、花卉、吉祥图案等。这些面塑作品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既可以作为装饰品摆放,也可用于祭祀、馈赠等场合。例如,在孩子满月、生日时,家长会请面塑艺人制作一些寓意吉祥的面塑,如“长命锁”“虎头”等,表达对孩子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