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临汾市《翼城县》(第2页)
新中国成立后,起初仍属翼城临时专署,1950年改属临汾专署,1954年属山西省晋南专署 。1958年9月,将绛县大交、南樊2个公社并入翼城县,1961年5月又将上述2个公社划归绛县 。1970年4月,将翼城县西阎公社划归绛县 。1970年晋南地区分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县属临汾地区至今 。1978年9月西阎公社又划归翼城县,经过交接,从1980年6月1日起由翼城行使领导权 。
三、历史人物
1. 唐尧:翼城作为唐尧故地,唐尧在此率部族聚居生息 。他是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 。唐尧品德高尚,智慧超群,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 。他还设立诽谤木,让百姓可以对国家政事提出意见,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唐尧的功绩和品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远古圣王 。
2. 叔虞:周成王将其弟叔虞封于唐,史称“剪桐封弟” 。叔虞受封后,在唐地推行周礼,发展农业生产,使唐地逐渐繁荣起来 。他的后代燮父改唐为晋,开启了晋国长达数百年的辉煌历史 。叔虞被视为晋国的始祖,他的封唐之举,对山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3. 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臣,“割股奉君”的典故便与他有关 。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介子推不离不弃,甚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重耳煮汤 。重耳即位后,介子推却选择归隐山林 。他的忠义和淡泊名利的品质,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 。翼城的晋古绵山,便承载着介子推“背母隐退”的历史典故 。
四、必游景点
1. 翼城历山:被誉为“历法之源”“天然氧吧” 。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历山的自然风光旖旎,有奇特的山峰、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和高山草甸 。相传,上古时期的羲和曾在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清新的空气,还能了解到古老的历法文化 。历山也是徒步旅行和登山爱好者的天堂,沿着山间的步道前行,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
2. 佛爷山:宗教底蕴丰富,是翼城县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佛爷山山势雄伟,景色秀丽,山上有众多的寺庙和道观,如佛爷庙等 。这些寺庙和道观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内部供奉着佛像和神像,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在佛爷山,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还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周围的山川美景,视野十分开阔 。
3. 桐封公园:是翼城县的老牌公园,因“剪桐封弟”的典故而得名 。院内的大鹏鸟雕塑象征着城市腾飞,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公园内还有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场面壮观 。此外,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设有休闲长椅和健身设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翼城的历史文化,同时享受悠闲的时光 。
4. 九龙公园:紧邻奥体中心,依“古九龙泉遗址”而重建 。西门的九根大理石柱雕满巨龙画像,气势恢宏 。公园中央有湖泊、喷泉、凉亭和石桥,景色优美 。平时节假日,人们喜欢来这里散步、游玩,享受宁静的时光 。九龙公园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景观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闲空间 。
5. 唐霸公园:是翼城唐霸大道那条街上的文化地标 。“鼎盛门”“唐风柱”气势恢宏,百米地雕展现翼城历史,唐风晋韵十足 。唐霸公园通过建筑和景观,展示了翼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深入了解翼城的过去 。这里也是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经常有文艺表演、展览等活动在此举行 。
五、古刹、寺庙与道观
1. 南撖东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东岳庙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 。庙内的建筑布局严谨,有山门、戏台、献殿、正殿等建筑 。正殿内供奉着东岳大帝神像,庄严肃穆 。庙内还有精美的壁画和木雕,这些壁画和木雕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艺术水平 。南撖东岳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和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
2. 四圣宫:位于西闫镇,历史悠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四圣宫主要供奉着尧、舜、禹、汤四位上古圣王,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古代圣贤的敬仰 。四圣宫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斗拱飞檐,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美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大学、中共翼城中心县委、八路军都曾驻扎于此,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红色文化的底蕴 。如今,四圣宫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 。
3. 乔泽庙戏台: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代戏曲文化的重要见证 。乔泽庙戏台建筑结构独特,采用了悬挑式的建筑手法,使戏台更加稳固 。戏台的木雕、砖雕精美绝伦,有各种人物、花卉、动物等图案,栩栩如生 。乔泽庙戏台不仅是古代戏曲表演的场所,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和戏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古代戏曲文化的魅力,了解到戏曲表演的历史和发展 。
六、历史遗址
1. 大河口遗址:西周时期的重要遗址,位于隆化镇 。这个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西周考古史上的重要空白,让人们对西周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河口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这些文物制作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中,一些青铜器上的铭文,为研究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大河口遗址的发现,也证明了翼城在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2. 枣园遗址:山西省境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枣园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枣园遗址的陶器制作工艺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通过对枣园遗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居住环境、食物来源、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情况 。
3. 南梁古城遗址:位处翔山脚下,晋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故城城址为遗址核心,自古号曰“桐城”,典出桐叶封弟,寓意晋国源头。南梁古城遗址见证了晋国的辉煌历史,对于研究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遗址内有城墙、宫殿基址、街道遗迹等,虽历经岁月侵蚀,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但仍可从残留的夯土城墙、瓦砾碎片中窥见当年古城的规模与布局。城墙残高数米,夯土层清晰可见,显示出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艺。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青铜器上的纹饰精美,陶器造型多样,这些文物不仅是研究古代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也为还原晋国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线索。如今,南梁古城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众多历史爱好者和考古学者前来探寻晋国早期都城的风貌。
七、民俗风情
翼城县的民俗风情独具特色,承载着当地百姓的生活智慧与文化传承。在民间艺术方面,翼城花鼓久负盛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翼城花鼓起源于明朝,表演时鼓手腰挎花鼓,双手持槌,在行进或站立中击打,动作矫健有力,鼓点节奏明快多变,有“单槌”“双槌”“多槌”等多种打法,还会配合舞蹈动作,舞者身姿灵活,队形变化丰富,极具观赏性。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翼城街头巷尾便会响起激昂的花鼓声,表演者身着鲜艳服饰,穿梭于人群之中,热闹非凡,充分展现出当地人民的热情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