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运城市《平陆县》(第2页)
三、历史人物
(一)傅说
商代政治家、建筑学家,平陆圣人涧镇人。他出身奴隶,因才华被商王武丁破格任用为相,辅佐武丁开创“武丁中兴”。傅说发明的“版筑”技术(用木板筑墙),至今仍是建筑史上的重要创造,其“治国如筑墙”的理念影响深远。
(二)猗顿
战国时期大商人,原是鲁国贫士,后到平陆一带经营盐业和畜牧业,十年间成为巨富,与陶朱公齐名。他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盐商文化,其经商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平陆至今仍有“猗顿故城”遗址。
(三)关盼盼
唐代着名女诗人,平陆人,武宁节度使张愔之妾。张愔死后,关盼盼独居徐州燕子楼十余年,写下多首哀婉诗词,其忠贞之情被后世传颂,成为古代女性才情与贞节的代表人物。
四、必游景点与历史遗址
(一)傅说故里
位于圣人涧镇太臣村,是商代贤相傅说的出生地。景区内有傅说祠、版筑遗址、古碑刻等,展示了傅说的生平事迹和“版筑求贤”的历史典故。祠堂内保存有明代石碑,记载了傅说文化的传承脉络。
(二)茅津渡
位于平陆县城南,是黄河上的重要古渡口,已有2600多年历史。这里曾是连接晋豫的交通要道,唐代诗人王之涣、宋代文豪苏轼等都曾在此留下诗篇。如今,渡口仍保留着清代码头遗址和碑刻,黄河风光与历史遗迹交融,是感受黄河文化的绝佳地点。
(三)上岭后窑洞群
位于圣人涧镇上岭后村,是黄土高原典型的窑洞民居群落。窑洞依山而建,冬暖夏凉,现存窑洞多为明清时期建造,部分窑洞内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设施和装饰,展现了北方农村的居住文化。
(四)古魏城遗址
位于张店镇古城村,是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遗址。遗址呈长方形,城墙用黄土夯筑,现存城墙高5-8米,宽10-20米,城内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陶器、青铜器残片,对研究魏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五、民俗风情
(一)平陆高调
又称“平陆老腔”,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黄河船工号子,曲调高亢激昂,富有感染力。表演时以板胡、梆子伴奏,唱词多反映黄河生活和民间故事,是平陆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黄河船工号子
平陆曾是黄河航运重镇,船工号子随航运而生,已有千年历史。号子节奏铿锵,旋律粗犷,分为“上水号”“下水号”等多种类型,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反映了船工们的生活艰辛与乐观精神,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社火表演
每逢春节、元宵节,平陆各地会举办社火表演,包括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其中,“背冰亮膘”是平陆独特的社火项目,表演者赤裸上身,背负冰块,在锣鼓声中奔跑跳跃,相传源于古代黄河纤夫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平陆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六、特色美食
(一)平陆百合
平陆特产,种植历史悠久,百合鳞茎肥大,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甜清香,可蒸食、煮粥或入药,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