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朝阳市《凌源市》(第2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凌源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全国着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便来自凌源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儿童喜爱,茅盾曾号召全国有志文学青年向他学习 。还有军事家罗文将军 ,他南征北战,文武双全,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三、必游景点

 

1. 牛河梁遗址:牛河梁遗址位于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 ,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的遗址 ,距今约5000年 。这里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如着名的玉猪龙等 ,还有女神庙、积石冢群等遗迹 。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遗址的布局和建筑结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 ,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 。

 

2. 热水汤温泉旅游度假区:热水汤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凌源市城北18公里的万元店镇热水汤村 ,这里温泉资源丰富,水温常年保持在47 - 55c之间 ,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度假区内设施完备,有各种档次的温泉酒店和疗养院 ,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温泉浴,放松身心 。此外,度假区周边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

 

3. 大裂山生态旅游区:大裂山生态旅游区山高林密,峡谷幽深,奇峰怪石众多 。这里的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 。峡谷中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溪水中游弋着各种小鱼 。景区内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松鼠、野兔、野鸡等 ,植物种类也繁多,有松树、柏树、杨树等 。登上山顶,可俯瞰壮丽的山川景色,连绵的山脉、茂密的森林尽收眼底 ,让人心旷神怡 。

 

四、古刹与寺庙

1. 地母寺:地母寺位于凌源市城西北近郊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兴榆线旁 ,地处辽、冀、蒙三省三县交汇处 ,是一步跨三省、一脚踩两县的要塞区域 。该寺始建于隋末唐初,至清末为鼎盛时期 ,当时全国已建有64处地母寺,凌源王兰沟地母寺被尊为“万寺之尊” 。地母寺是国家AAA级景区 ,以“大地母亲”信仰为核心,融合佛道儒三教文化,形成独特的民间宗教建筑群 。主殿区是中轴线对称结构,山门也是天王殿,然后是地母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两边是东西配殿 。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地母生日时,地母寺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信徒们前来朝拜,祈求地母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平安 。

 

2. 凌云寺:凌云寺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寺内供奉着众多佛像,香火旺盛 。寺中的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殿内的佛像庄严肃穆 。寺内的僧侣们潜心修行,传承着佛教文化 。凌云寺的建筑和佛像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每逢佛教节日,凌云寺都会举办诵经、祈福等活动,为人们祈求平安幸福 。

 

五、历史遗址

 

1. 安杖子城址:安杖子城址位于凌源市东南1.5公里处的安杖子村 ,是一处战国至汉代的城址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 ,城墙为土筑 ,残高1 - 2米 。城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铜器等文物 ,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战国至汉代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安杖子城址是凌源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见证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

 

2. 凌源三十家子鸽子洞遗址:凌源三十家子鸽子洞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 。洞内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等 ,这些遗物为研究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鸽子洞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辽西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对于了解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六、民俗风情

 

凌源市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民间艺术形式多样 。剪纸是凌源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就能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 ,题材涵盖人物、动物、花卉、民俗活动等 ,寓意吉祥如意 。皮影戏也是凌源人喜爱的民间艺术 ,艺人们在幕后操纵着皮影人物,通过灯光的照射,将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表演时配以独特的唱腔和音乐,极具地方特色 。此外,凌源还有舞龙舞狮、扭秧歌等传统民俗活动 ,每逢节日,人们都会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