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长春市《九台区》(第3页)

 

遗址中还发现了多处居住遗迹和灰坑,居住遗迹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圆形或方形,残存着柱洞和灶坑,推测是当时先民的居所。灰坑中则堆积着大量陶片、兽骨和炭屑,为研究先民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实物依据。兴隆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九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空白,对探讨东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其塔木古城遗址

 

其塔木古城遗址坐落于九台区其塔木镇,是辽金时期的重要城址,城址平面呈方形,周长约150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残高3至4米,墙基宽约8米,四角设有角楼遗迹,城外有护城河残迹,可见当年完善的防御体系。

 

考古人员在遗址内采集到大量辽金时期的遗物,包括陶瓷片、铁器、铜钱等。陶瓷片中,既有辽代的白瓷片,也有金代的黑釉瓷片,部分瓷片带有精美的印花或刻花装饰;铁器多为农具和兵器,如铁犁铧、铁刀、铁镞等,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和军事防御的状况;铜钱则以“大定通宝”“正隆元宝”为主,均为金代货币,明确了遗址的年代。

 

据考证,该古城曾是辽金时期的一处军政重镇,扼守交通要道,在区域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内布局清晰,可辨认出官署、民居、作坊等功能区域,体现了当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其塔木古城遗址的保存,为研究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民俗风情

 

九台区的民俗风情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满族的萨满祭祀仪式极具神秘色彩。仪式由萨满巫师主持,巫师身着缀满铜铃和彩布条的神服,头戴插有羽毛的神帽,手持神鼓,通过庄重的舞蹈、低沉的吟唱与“神灵沟通”。神鼓敲击的节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配合铜铃的声响,营造出肃穆的氛围。祭祀的内容多为祈求风调雨顺、族人平安,仪式中还会讲述满族的古老传说,传递民族记忆。如今,这种仪式虽不再频繁举行,但在非遗展示活动中仍能见到,成为传承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满族剪纸艺术在九台流传广泛,艺人以红色宣纸为原料,用剪刀剪出“嬷嬷人”“神树”“狩猎图”等图案。“嬷嬷人”是满族剪纸的典型形象,造型古朴,头部较大,肢体简洁,象征着守护神灵;狩猎图则生动再现了满族先民骑马射猎的场景,线条简练却充满动感。许多老艺人还保留着“阴剪”“阳剪”结合的技法,使剪纸图案虚实相生,富有层次感。年轻艺人则在传统图案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让这门古老艺术焕发新活力。

 

回族的节庆习俗充满生活气息。开斋节前夕,家家户户打扫庭院、清洗衣物,制作油香和馓子。油香是用面粉发酵后油炸而成的圆形食品,象征团圆;馓子则是用面条盘绕后油炸的酥脆食品,造型精巧。节日当天,成年男性到清真寺参加会礼,聆听阿訇讲经,之后走亲访友,相互赠送油香,晚辈向长辈行鞠躬礼,祝福安康。古尔邦节则有宰牲的习俗,宰牲后的肉分三份,一份自用,一份馈赠亲友,一份赈济穷人,体现了互助友爱的传统。

 

鹰猎文化是九台另一项独特的民俗。驯养猎鹰的技艺在莽卡满族乡等村落传承数百年,猎人多选择海东青(一种猛禽)作为猎鹰。训练猎鹰需耐心与技巧,从雏鸟开始喂养,逐步训练其听从指令、捕捉猎物。冬季是鹰猎的最佳时节,猎人头戴皮帽,身着皮衣,骑马带着猎鹰在山林间穿行,猎鹰在空中盘旋搜寻,发现野兔、野鸡等猎物后迅速俯冲捕捉,猎人则策马跟随,人与鹰配合默契。如今,鹰猎已从生存手段转变为文化展示,在民俗活动中,猎人与猎鹰的表演总能吸引众多观众。

 

特色美食

 

九台区的特色美食根植于当地物产与民族文化,口味独特,令人难忘。

 

九台热面是街头最常见的小吃,以碱水面为原料,沸水焯烫后捞出,沥干水分,加入芝麻酱、腐乳汁、辣椒油、蒜末、香菜等调料拌匀。面条筋道爽滑,调料咸香微辣,冬季食用暖身,夏季搭配冰镇汽水也十分爽口。九台热面的精髓在于调料配比,每家摊点都有秘方,有的偏重麻酱香,有的突出辣油味,形成了“百家百味”的特色。

 

山野菜宴是春季的时令美味,刺嫩芽、婆婆丁、柳蒿芽、山蕨菜等野菜从山林采摘而来,新鲜天然。刺嫩芽多与鸡蛋同炒,清香与蛋香融合,口感脆嫩;婆婆丁洗净后蘸大酱食用,微苦回甘,清爽解腻;山蕨菜则需焯水去涩后凉拌,加入醋和香油,酸辣开胃。当地农家还擅长用山野菜做馅,包成包子或饺子,野菜的清香与肉末的鲜美结合,风味独特。

 

回族手抓羊肉是胡家回族乡的招牌菜,选用本地散养的山羊,带骨切块后用清水煮熟,不加过多调料,仅放姜片去腥,最大程度保留羊肉本味。出锅后装盘,蘸盐食用,肉质鲜嫩,不膻不腻,咬一口满口肉香。搭配回族特色的羊肉汤,汤内加入葱花、香菜,鲜美暖胃,是冬季的滋补佳品。

 

九台烧烤自成一派,以烤油边(猪护心肉)、烤实蛋(孵化到一半的鸡蛋)最具特色。油边切成薄片,用酱油、料酒、孜然等腌制后穿串,烤至外焦里嫩,刷上秘制酱料,撒芝麻和辣椒面,香气浓郁;实蛋则需先蒸熟,切片后烤制,蘸醋和辣椒面食用,口感筋道,酸辣开胃。夏夜的烧烤摊人声鼎沸,几串烧烤搭配冰镇啤酒,是当地人最惬意的消遣。

 

卡伦湖的全鱼宴不容错过,胖头鱼炖豆腐选用十斤以上的胖头鱼,与豆腐同炖,汤汁乳白,鱼肉鲜嫩,豆腐吸满鱼香;油炸白鱼则将新鲜白鱼裹面糊炸至金黄,外酥里嫩,蘸椒盐食用;鲫鱼炖茄子更是家常美味,茄子吸尽鱼的汤汁,绵软入味,让人回味无穷。

 

旅游指南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九台区四季分明,各有特色。春季(4-5月)适合踏青、采摘山野菜,波泥河街道的苗木花卉盛开,土们岭国家森林公园绿意初显;夏季(6-8月)可避暑玩水,卡伦湖、石头口门水库适合休闲,庙香山的山地运动项目丰富;秋季(9-10月)山林层林尽染,适合徒步登山,欣赏秋景;冬季(11-次年2月)庙香山滑雪场开放,适合滑雪爱好者,还能体验满族鹰猎文化展示。

 

交通方式

 

从长春市区到九台区,自驾走珲乌高速或吉林大路,全程约50公里,耗时1小时左右;长春站每日有多个班次城际列车直达九台,车程40分钟,票价15元左右;长春市客运中心站有长途客车,每20分钟一班,车程1.5小时。

 

区内交通以出租车和公交为主,九台街道至各乡镇均有公交线路,车程30分钟至1小时不等。前往景区可选择旅游专线,如庙香山、卡伦湖均有直达班车;也可自驾或包车,灵活便捷。

 

住宿推荐

 

九台街道有汉庭、如家等连锁酒店,价格150-300元\/晚,交通便利,周边餐饮丰富;景区周边有特色民宿,如庙香山的森林木屋、卡伦湖的湖畔民宿,价格300-600元\/晚,适合体验自然;乡镇农家院经济实惠,如莽卡满族乡、胡家回族乡的农家院,提供特色美食,价格100-200元\/晚,适合感受乡村生活。

 

行程建议

 

- 生态休闲游:第一天上午游览庙香山风景区,体验彩虹滑道或徒步登山,中午在景区附近吃山野菜宴;下午前往卡伦湖公园,环湖漫步或野餐,傍晚入住湖畔民宿。第二天上午到石头口门水库乘船游览,中午品尝全鱼宴;下午参观土们岭国家森林公园,徒步吸氧,结束行程。

 

- 文化体验游:第一天参观兴隆山遗址、其塔木古城遗址,了解九台历史;下午到莽卡满族乡,观看满族剪纸和萨满文化展示,晚上住农家院,体验满族农家菜。第二天上午去胡家回族乡,感受回族风情,品尝手抓羊肉;下午返回九台街道,逛非遗文创店,购买剪纸等纪念品。

 

- 亲子度假游:第一天上午到氿遇欢乐谷,让孩子尽情游玩,中午在园区内吃特色小吃;下午前往卡伦湖公园,划船、喂鱼,晚上住城区酒店。第二天上午参观波泥河街道的苗木花卉基地,赏花拍照;下午到土们岭采摘山野菜,体验农家生活。

 

注意事项

 

- 山区景区早晚温差大,即使夏季也需携带薄外套;登山时穿防滑鞋,做好防晒。

 

- 尊重少数民族习俗,进入清真寺需脱帽,不随意触碰宗教物品;观看萨满仪式时保持安静,不喧哗。

 

- 购买山野菜或民族手工艺品时,选择正规店铺,索要票据,避免购买假冒产品。

 

- 水库周边游玩时,注意安全,不擅自下水;垂钓需遵守景区规定,爱护环境。

 

九台区的3371.51平方公里土地上,既有山林湖泊的自然之美,也有辽金古城的历史厚重,更有满族、回族的民俗风情。从热面摊的烟火气到萨满仪式的神秘感,从剪纸艺术的细腻到鹰猎文化的粗犷,这里的每一处都展现着多元文化的交融。无论是追寻历史足迹、亲近自然,还是体验民俗、品尝美食,九台都以真实而鲜活的面貌,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