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长春市《德惠市》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德惠市的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境内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早在数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以渔猎、农耕为生,创造了早期文明。
两汉时期,这里属秽貊族建立的夫余国,受中原文化影响,农业逐渐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属鲜卑、契丹等部族领地,多民族文化开始交融。隋唐时期,归渤海国管辖,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辽金时期,德惠成为女真族活动的重要区域,现存的古城遗址见证了当时的聚落规模和军事防御体系。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代归奴儿干都司,清代初期为蒙古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后随着“闯关东”移民潮,汉人逐渐迁入,开垦荒地,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设立长春府,德惠属长春府管辖。宣统二年(1910年),设德惠县,县治设在大房身(今大房身镇),“德惠”之名取“德政恩惠”之意,寄托了对这片土地的治理愿景。1913年,德惠县属吉林省吉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东北沦陷时期,德惠县属吉林省。1945年解放后,先后属吉林省直辖、怀德专区、德惠专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德惠县撤县设市(县级市),由长春市代管。
在文化脉络上,德惠融合了满族、汉族等多民族文化元素。满族的萨满文化遗存、汉族的农耕习俗在此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境内的皮影戏、东北大鼓等民间艺术流传广泛,其中德惠皮影戏以造型精美、唱腔独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符号。
历史人物方面,德惠涌现出多位杰出人才。近代教育家顾旭东,致力于乡村教育,在德惠创办多所学校,推动了当地教育普及;抗日志士赵尚志(曾在德惠一带活动),组织抗日武装,沉重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现代作家王汪,以东北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多部小说,反映了德惠地区的社会变迁;科学家张德庆在农业领域深耕,为东北地区的粮食增产技术做出了贡献。
下辖乡镇(街道)简介
德惠市下辖4个街道、12个镇、4个乡,各区域依托地理资源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格局:
4个街道
- 胜利街道:位于市区中心,是德惠市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街道内商业密集,有大型购物中心、农贸市场、餐饮街区,胜利街步行街是市民休闲消费的主要场所。同时,集中了市政府、法院等行政机构,以及多所中小学,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生活便利。
- 建设街道:以工业和仓储物流为特色,辖区内有德惠经济开发区部分区域,入驻了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企业。街道内交通便利,铁路货场、物流园区分布密集,是德惠市物资中转的重要节点,工业与生活功能分区明确,环境整洁。
- 惠发街道:地处市区南部,是城市扩张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新建小区、学校、医院较多,房地产和服务业发展迅速。街道内有惠发河穿流而过,沿河修建了带状公园,成为市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宜居属性突出。
- 夏家店街道:城乡结合部,兼具农业与工业特色。农业以蔬菜种植、畜禽养殖为主,为市区提供新鲜农产品;工业以建材、包装加工为主,多家企业在此落户,形成了“农工互补”的发展模式,街道内还有部分历史村落,保留着传统民居。
12个镇
- 大青嘴镇:位于德惠市东南部,以粮食种植和特色养殖为主要产业。全镇耕地以黑土为主,盛产玉米、水稻,是德惠重要的“粮仓”之一。特色养殖以蛋鸡、生猪为主,规模化养殖场较多,鸡蛋、猪肉供应长春及周边城市,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 郭家镇:地处市区西北部,商贸活跃,是周边乡镇的物资集散地。镇内有大型农贸市场,每逢集日,周边村民前来交易农产品、日用品,集市规模在德惠市名列前茅。农业以玉米、大豆种植为主,近年推广滴灌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 松花江镇:因濒临松花江而得名,水资源丰富,渔业和水稻种植是支柱产业。镇内有多个渔场,养殖鲤鱼、鲫鱼、胖头鱼等,所产江鱼肉质鲜美,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各地。水稻种植依托松花江灌溉,米粒饱满,口感软糯,“松花江大米”在省内小有名气。
- 达家沟镇:位于德惠市北部,交通便利,102国道穿镇而过。工业以粮食加工为主,多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在此落户,生产淀粉、饲料等产品,产业链条完善。农业以玉米种植为主,机械化程度高,粮食产量稳定。
- 大房身镇:德惠旧县治所在地,历史悠久,镇内保留有部分清代、民国时期建筑,如原县署旧址。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特色产业有酿酒,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白酒口感醇厚,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文旅融合发展潜力大。
- 岔路口镇:位于德惠市东部,岔路口河穿镇而过,灌溉条件优越,是德惠水稻主产区之一。全镇水稻种植面积广,采用绿色种植技术,所产大米通过了有机认证,远销全国,“岔路口大米”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显着。
- 朱城子镇:紧邻长春市宽城区,区位优势明显,工业以汽车零部件加工、食品包装为主,多家企业为长春一汽配套生产,产业联动性强。农业以蔬菜种植为主,大棚蔬菜供应长春市场,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镇。
- 布海镇:地处市区南部,以特色农业和苗木花卉种植为亮点。特色农业种植香瓜、西瓜,因口感香甜、上市早,深受消费者喜爱,“布海香瓜”形成品牌;苗木花卉基地培育多种绿化树种,供应城市园林建设,农业经济效益突出。
- 天台镇:位于德惠市西部,以粮食种植和农机制造为主要产业。全镇耕地面积大,玉米、高粱产量高,农机普及率在德惠市领先。农机制造企业生产的播种机、收割机等产品,适应东北黑土地耕作需求,畅销省内各地。
- 菜园子镇:位于德惠市北部,濒临松花江,地势低洼,水域面积广,以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全镇水稻种植采用“稻渔共生”模式,稻田养鱼、养蟹,既提高了大米品质,又增加了养殖收入,生态农业特色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