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长春市《德惠市》(第2页)
- 同太乡(镇级):以粮食种植和光伏发电为特色。粮食种植以玉米、大豆为主,产量稳定;光伏发电项目利用闲置荒坡、屋顶建设光伏板,清洁能源产业与农业形成互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松花江镇:(注:前文已介绍,此处为笔误,应为“五台镇”)五台镇位于德惠市东南部,以林业和杂粮种植为主要产业。镇内有部分丘陵山地,林地面积广,种植落叶松、杨树等;杂粮种植以绿豆、红小豆为主,因口感好、无公害,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小杂粮做成了大产业。
4个乡
- 朝阳乡:位于德惠市西南部,以粮食种植和黄牛养殖为主。全乡耕地肥沃,玉米、水稻产量高;黄牛养殖采用散养与圈养结合的方式,肉质鲜嫩,多家屠宰加工企业在此落户,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
- 升阳乡:地处市区西北部,农业以玉米、高粱种植为主,是传统农业乡。近年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粮食单产逐年提高。乡内有小型水库,发展淡水养殖,鱼类品种多样,供应本地市场。
- 万金塔乡:因境内有辽金时期“万金塔”遗址得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特色产业有柳编,当地农民利用柳条编织筐、篮等日用品,工艺精湛,产品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国家,柳编成为文化输出的载体。
- 三胜乡:位于德惠市东北部,以粮食种植和食用菌栽培为主要产业。粮食种植以玉米、大豆为主;食用菌栽培以平菇、香菇为主,利用温室大棚规模化生产,产品供应长春、哈尔滨等城市,经济效益显着。
必游景点
德惠市的旅游资源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与乡村风情,适合不同类型的游客:
1. 德惠公园
位于市区中心,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占地面积较大,园内有惠发河穿流而过,修建了桥梁、亭台、步道等设施。春季百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冰封雪覆,四季景色各异。园内设有健身区、儿童游乐区,还有展示德惠历史文化的雕塑群,是了解德惠市井生活的好去处。
2. 松花江沿岸风光带
从松花江镇至菜园子镇,沿松花江修建了观光路,沿途可欣赏江景、湿地、稻田等景观。夏季可在江边垂钓、野餐,看渔船往来;秋季稻田金黄,与江水相映成趣;冬季江面上冰雪覆盖,可体验冰钓、滑冰等活动。沿岸有多家农家乐,提供江鱼宴、农家菜,适合短途自驾游览。
3. 万金塔遗址
位于万金塔乡,是辽金时期的佛教遗址,现存一座夯土台基,高约10米,周长约100米,台基上散落着砖瓦残片,部分带有莲纹、兽纹,是辽金时期典型的建筑构件。据考证,此处曾建有佛塔,规模宏大,后因战乱损毁。遗址旁建有小型展览馆,展示出土的佛像残件、砖瓦等文物,是研究辽金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4. 德惠市博物馆
位于建设街道,馆藏文物丰富,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各类器物,如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等。馆内设有“德惠历史沿革”“民俗文化”“抗日烽火”等展区,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形式,系统展示了德惠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特色,是了解德惠全貌的必去之地。
5. 布海镇香瓜产业园
是德惠市乡村旅游的亮点,产业园内种植有多个品种的香瓜,修建了观光步道、采摘区、科普馆。夏季香瓜成熟时,游客可入园采摘,品尝新鲜香瓜,了解香瓜种植技术。园内还设有农家乐,以香瓜为原料制作的甜品、菜肴独具特色,适合亲子游和农业体验。
古刹、寺庙与历史遗址
- 宝山寺:位于大青嘴镇,始建于清代中期,现存大雄宝殿、观音殿等建筑,为传统中式风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寺内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办庙会,香客云集,周边村民前来祈福,庙会期间还有戏曲表演、小吃摊位,热闹非凡,是当地宗教与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 辽金古城遗址:分布在菜园子镇、万金塔乡等地,其中菜园子镇古城遗址规模较大,城址呈方形,周长约2000米,城墙为夯土筑成,残高2-3米,墙外有护城河遗迹。遗址内出土了辽金时期的陶瓷片、铁器、铜钱等,推测为当时的军事或行政聚落,对研究辽金时期东北地区的聚落分布有重要价值。
- 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卧虎岭遗址、半拉山遗址,位于松花江沿岸,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陶片。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镞等,陶片多为夹砂陶,饰有绳纹、刻划纹,反映了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德惠市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
- 清真寺:位于胜利街道,始建于民国时期,是德惠市回族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与伊斯兰元素,大殿顶部为穹顶设计,外墙有阿拉伯文书法装饰。清真寺平时对信众开放,节日期间举办宗教活动,体现了德惠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景象。
民俗风情
德惠市的民俗风情兼具东北农村特色与多民族文化元素,生动鲜活:
- 德惠皮影戏: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皮影以驴皮为原料,经雕刻、染色制成,造型精美,人物、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演时,艺人在幕后操纵皮影,通过灯光投射在幕布上,配合唢呐、板胡等乐器伴奏,演唱东北大鼓调,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如《杨家将》《白蛇传》等,深受群众喜爱,现已成为非遗保护项目。
- 东北大秧歌:在德惠城乡广泛流传,每逢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村民自发组织秧歌队,队员身着彩衣,手持彩扇、手绢,随着锣鼓声扭出各种队形,如“二龙戏珠”“十字梅花”等。秧歌队中还有丑角、唐僧、孙悟空等角色,表演幽默诙谐,热闹非凡,是节日期间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
- 满族萨满祭祀:在部分满族聚居村落仍有保留,仪式由萨满主持,身着神服,头戴神帽,手持神鼓,通过舞蹈、吟唱与“神灵沟通”,祈求风调雨顺、族人平安。神服上缀满铜铃、彩布,舞动时铃声作响,配合鼓声与吟唱,场面庄重神秘,如今多在文化展示活动中呈现,成为传承满族文化的重要形式。
- 农耕习俗:春耕时,部分农村保留“开犁礼”,农户在田间摆上祭品,焚香祭拜土地神,祈求丰收;秋收后举办“打场节”,村民们聚集在打谷场,用传统农具脱粒,男女老少分工协作,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欢声笑语不断,展现了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