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白山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第2页)

 

1908年10月6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二日),设长白府,治十八道沟、十九道沟之间的塔甸地方(今长白镇),无领属,隶于奉天府。1909年(清宣统元年),宣布正式办公。此后,安图、抚松两县也先后设治,归长白府治公所管辖。1911年(清宣统三年),长白府由试办改为署理。1913年(民国二年),民国政府改长白府为长白县,直接隶属奉天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白县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12月25日,长白县解放,改属安东省。1954年8月划归吉林省通化专员公署。1958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设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仍属吉林省通化专员公署。1985年4月1日,划归浑江市(现白山市)管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它是多文化共生之地,唐渤海文化、长白山文化、鸭绿江文化、关东文化、朝鲜族文化在这里传承汇聚。古老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传统建筑、民间艺术中得以体现。例如,朝鲜族的传统舞蹈、音乐、服饰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历史人物

 

在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一位朝鲜族民俗文化传承人,出生在长白县,自幼深受家乡文化熏陶,对家乡的民族文化底蕴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他先后担任县文化馆馆长、县大型文化活动办公室主任和县朝鲜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在担任文化馆馆长期间,策划和组织了多届全县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为推广朝鲜族文化做出了积极努力。在担任朝鲜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创作了多部小说,并在相关征文比赛中获奖。他还参与策划和创作长白县大型原创舞台剧,推动了当地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他创作了多首宣传家乡的朝鲜族歌曲,促进了长白县文化馆和艺术团的艺术交流,使文化馆与韩国东北亚文化研究院结成姊妹馆,提升了长白朝鲜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力。此外,他和家人还积极培养朝鲜族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人,培养了众多爱好艺术的学生,其中不少学生考入专业院校,为传承和发展朝鲜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必游景点

 

- 望天鹅风景区:景区内有独特的火山地质遗迹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望天鹅火山峡谷中,奇峰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直插云霄,有的似仙女亭亭玉立。瀑布飞泻而下,气势磅礴,如银河落九天。秋日里,漫山遍野的彩林仿佛打翻了调色盘,红的、黄的、橙的树叶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沿着山间步道徒步探秘,仿佛置身于“东北小张家界”,让人陶醉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

 

- 灵光塔:东北地区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砖塔,是唐朝渤海国时期的佛塔。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塔身古朴典雅,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站在灵光塔前,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渤海国时期的繁荣与昌盛。

 

- 朝鲜族果园民俗村:一个充满浓郁朝鲜族风情的村落。这里保留着许多百年木屋,建筑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朝鲜族特色。游客可以穿着朝鲜族传统服饰,体验打糕、跳农乐舞等传统民俗活动,沉浸式感受朝鲜族“阿妈妮”的烟火日常。村里的居民热情好客,会向游客讲述朝鲜族的历史和文化,让游客深入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 鸭绿江大峡谷:峡谷两岸悬崖峭壁,怪石嶙峋,谷底江水奔腾咆哮。站在峡谷边缘,俯瞰幽深的峡谷,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峡谷内的生态环境原始而优美,生长着各种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宝库。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中朝边境的独特风光,体验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五、宗教场所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虽然没有众多知名的古刹、寺庙、道观,但在一些地方仍能看到具有朝鲜族特色的宗教建筑。这些建筑融合了朝鲜族的文化元素和宗教信仰,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充满了宁静祥和的氛围。每逢宗教节日,当地的信徒们会聚集在这里,举行庄重的宗教仪式,祈求平安和幸福。这些宗教场所不仅是信徒们精神寄托的地方,也是研究朝鲜族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六、历史遗址

 

- 干沟子古墓群:战国时期的古墓群,迄今保存完好。古墓群的建筑风格和墓葬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丧葬习俗,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古墓群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陶器、青铜器、玉器等,这些文物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艺术水平和社会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

 

- 孤山子遗址:见证了古代人类的活动轨迹,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和遗迹,为研究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从遗址中可以推测出当时人类的居住环境、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等情况,让我们对这片土地上的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