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敢想怎么了?不仅敢想我还敢干呢(第2页)
一来,经济贫困、食物短缺,所有人都提着一口气搞建设,她是来上班干活的,常常接受照顾算怎么回事?
二来,有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吃完后,喝的水多,上厕所多。在这个男性的海洋里,她不好找厕所。
拒绝两次后,逄营以为她不好意思接受,便改用曲线救国——
晚饭后,难得没有挑灯夜战,铁道兵和修路工们被组织到一起读报学习,川子梆梆梆敲窗户,边敲边喊小鱼姐。
听出是他的声音,菁莪说进来吧,门没锁。
川子不进,白天能进,晚上不能进,这是规矩。
菁莪只好出来说话:“你爹不是让你跟着去读报学习了吗,找我什么事?”
“读完了,改讲故事了,我爹把我撵出来了……”
菁莪一听就明白,这是报纸读完,该自由活动了。
所谓自由活动,就是一群男人就着臭脚丫子味儿侃大空—— 都是粗犷的汉子,又一直长期野外作业,能侃什么?不用猜也知道。
川子年少,难怪他爹把他轰出来。
“给你这个——”说着话,他从左兜里掏出一纸包小干虾,右兜里掏出一纸包炒黄豆。
“哪儿弄的?”
“逄叔给的。”
“我不要,你自己留着吃吧。”
“我又不是小孩,敢吃独食我爹踹死我。”川子粗着正变声的嗓子,把东西往她手里塞。
“那咱们一起吃?”
“你不看书了?”
“看累了,歇歇。”
“那行。”川子痛快地应了,完了又说:“我在河里下了篓子,明天早起去收,鱼虾泥鳅都有,说不好还有鳝鱼。你能不能早起?和我收网去。”
这就是傍水而居的好处,粮食虽短缺,但有螺蚌鱼虾、鸡米菱藕,还有蒿苞芦根、各色水草。都可果腹。
“几点?”
“天亮前,不知道几点,我来叫你?”
“行!”
其实菁莪也是瞎问,又没有表,哪知道几点?但习惯了,没办法。
来这么久了,还经常下意识地抬胳膊看表,抬到半截想起手脖子上啥也没有,只好转道去挠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