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敢想怎么了?不仅敢想我还敢干呢(第3页)

 

川子跑去伙房扛来一根条凳,菁莪回屋拿了俩竹筒,把虾干和黄豆装好,再另拿两根竹筒倒好水。

 

白天可以席地而坐,晚上不行—— 天气转热,各种小昆虫横行,水牛、蝼蛄、蝎子、蜈蚣……

 

一个不留神就敢咬你一口。因此,纵然再习惯了席地而坐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宁愿蹲着也不往地上坐。

 

竹筒是她用从工地上捡的搭脚手架剩余的竹竿锯出来的,为图好看,还用烧红的火钩子依次在上面写了梅兰竹菊、春夏秋冬。

 

一应下来,喝水的、刷牙的、当笔筒的、装东西的,就都有了。别说,因陋就简,还挺好看。

 

条凳一人坐一端,吃的喝的放中间,头顶有繁星,远处有蛙鸣,不似在人间。

 

小干虾和炒黄豆扔进嘴里,俩人开始胡侃——

 

川子说:“小鱼姐你吃过大虾没?”

 

菁莪说:“多大算大?”

 

川子伸出巴掌比划:“拉直了,算上虾头虾尾,有我手这么长。”

 

菁莪把瞎话实说:“没有。”

 

“河里有,逄叔摸到的,他水性好。用竹签子串了,烤着吃,贼香!夏天马上到了,逄叔肯定还下河凫水,咱们跟他去?

 

嗨,对了,你不行,你是女生,你说你怎么能是女的呢?你这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女生。我跟他去,摸到大的回来给你尝尝。”

 

菁莪不想和他讨论自己像不像女生的问题,转而说:“逄营水性很好?”

 

“那是!你没听人说过他的英雄事迹?”

 

“逄营是英雄?”

 

“大英雄!”川子脆脆地说,把虾干放嘴里,门牙一拧,虾仁脱出,跟嗑瓜子一样。

 

“多大?”

 

“逄叔十五岁就当兵了,在铁道纵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一回桥被敌人炸断了,赶上队伍冲锋,来不及修,他带人跳进去,用肩膀扛起原木,搭了座人体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