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逄大哥贵庚(第2页)

 

“什么意思?”

 

“乡音无改鬓毛衰。”

 

“说正常话!”

 

“正常话就是,来历不明的东西我不要。”菁莪把布袋还给他,“谢谢逄大哥。”

 

原来是撒谎被识破了啊,逄春恍然。

 

迅速把布袋丢回她怀里,攒足劲儿换了个谎气势汹汹地撒:“是我专门托人从东北给你捎来的,愿意吃就吃,不吃就扔了!”

 

说完转头就走,会不会被误会都顾不上了。

 

堂堂老爷们竟然在一个小丫头手里折戟了!

 

了得!

 

菁莪看着他的背影静神沉思:

 

老家捎来的不可能,托人专门给她买的也不大可能。那是谁买的?

和把藤盔上报给铁路局的是同一个人?谁有这样的便利?

 

有人脉、做事干脆、行动便捷……谁同时具备这样的条件?

 

突然,一个人的影子在她脑海中浮现:老班长!

 

他为什么要偷偷帮我?莫非——

 

菁莪一个激灵,睁大了眼,退进屋里,把门关死。

 

*

 

春天走向深处,转眼就是杜鹃啼鸣,热浪滚滚,麦收到了。

 

淮河两岸,皆是麦田,平畴千里,一望无边。

 

来助工的人转身去助农,工地的喧嚣一时间比往常低下去不少。

 

与此同时,藤盔厂利利索索在各地上马。

 

这时期,各地争相上工程、上水利—— 采矿、挖河、修桥、铺路…… 又都主要依靠人力,所以对安全帽的需求量巨大。

 

而藤盔的原材料,不过是荒地沟边随处可见的植物藤条,丰富又廉价。

 

人力不缺,难度也不大,所以只这当地就成立了两个厂,迅速盈利且解决了不少人就业。

 

厂子派人来找菁莪,说让她这个设计者,去给工人师傅讲讲帽子在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菁莪推辞,说自己只是想出了个主意,只会画两张草图,不会编,更不懂技巧,去了也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人说:不让你讲怎么编,你就说说为什么那样设计就行,知道了为什么,他们就会根据这个,自己研究编制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