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三堂会审
只不过,何教授是邱老先生的学生哎,也就是她的师兄,读师兄的研究生,以后怎么论辈分?
更诧异得不轻:
谁偷偷做好事不留名,帮我做了保证打了申请?
问邱老先生:“您帮我找了何教授?”
邱老把鼻子一哼:“我是他老师!”
完了郑重说:“之前我就说过,你用三年时间读本科着实浪费。另外,我们发现——”
“等会儿,等会儿…… 你们?”菁莪有些不礼貌地打断他,疑问一声往旁侧看:柯、朱、夏,三位教授在,秦父秦母在,颜姐夫在,谭教授竟然也在……
都在转头看她。
三堂会审似的。
顿觉五雷轰顶!
就近踢了个小马扎坐下,问:“发现什么了?”
老师从小就教,打雷下雨时不能站在高处。小马扎安全。
谭教授先开口:“最早认识你的是我,我先说。你为了解决逄营长提出的施工管理问题,根据生活经验,和韩蜀秦立桓画的横道图,绘出了网络图。”
颜仲舜第二个开口:“你因为学骑自行车摔倒,和我讨论起了齿轮,联想到了微分几何在齿轮啮合上的应用,弄清楚了行星齿轮的结构关系和螺旋锥齿轮的线性轨迹。”
物理朱教授跟上:“又因为有施工经验,和你爱人及你哥哥的启发,从垂直旋挖,联想到横向推进,再与盾构法结合,提出了盾构机原理。”
计算机夏教授接下去说:“你因为一次偶然发现,创造性地使用了分治策略,解开了一组矩阵密码,密码学衍生于数学,但其实属于计算机科学。”
……
“所以呢?”菁莪更疑惑。
“所以你的发现,要么是被逼出来的,要么是被启发出来的,但都源于生活。”邱老先生总结。
菁莪:当然源于启发和生活,不源于启发和生活,我制造机会也要让它来源于启发和生活。否则,我还不得被人当成小妖怪?
“理论不就应该来源于实际吗?”
“没错,理论来源于实际。但有很强的偶然性,太慢了。”秦爸爸拉了个小板凳,头一个在她身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