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雅加达之行6(第3页)

 而整个东南亚拥有不亚于华国的人口基数,可以提供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所以华国能发展起工业化,那东南亚同样也能发展起工业化。

 可殊不知这理论完全是在扯淡,华国能发展起强大的工业化,靠的可不仅仅只是廉价劳动力,还有足够数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产业工人和基础工程师。

 要知道华国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在超过一千万,其中绝大部分是理工类学生,这些学生进入了各式各样的工厂,这才促使了华国工业化的崛起。

 华国有着最为高效和最为普及的教育系统,这套教育系统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最大程度的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给各个工厂提供了足够多也足够合格的产业工人。

 “你对东南亚的定位是准确的。”听完顾英华的介绍,李焕随即肯定道。

 “东南亚的工业化只能是国内工业化的外延,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承接最低端的组装工作。”

 “所有零配件的加工和生产都必须依靠国内的制造业,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东南亚越发展,对国内的依赖性也会越高,而国内也急需一个新兴的市场来释放自己的产能。”

 “相同的利益诉求会让整个东盟和华国越走越近,这和意识形态没有关系,毕竟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可华国的文化有着极强的融合性,一旦东南亚这些国家接受了华国的商品,那肯定会被华国的文化所慢慢的融合。”

 “恐怕这也是郭振堂这样的海外华人之所以愿意重提心向祖国的原因。”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可耻的,毕竟赚钱嘛,不寒碜。”李焕笑了笑后补充道。

 “郭总想参加明天晚上举办的新品发布会。”顾英华找准时机说道。

 “欢迎啊,不过我这个时候应该猜到了他为什么对我如此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