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庆功宴,喝闷酒狂饮的何晏(第2页)

 上方坐着与左右交谈的曹爽看他如此闷闷不乐的,知道他是因为现在自己不重用他才如此的,但曹爽知道何晏的能力,便没有再给他过多的权力让他为非作歹,

 便笑着道:“平叔啊,在吾府中的饮酒可不需这般狂饮,非要把自己灌醉了才罢休啊,吾也不是那袁本初、刘景升、岳父孙仲谋啊,非要让赴宴的人都醉倒了。”

 在汉末三国时期,袁绍集团的喝酒仪式最好笑。对于喝酒仪式来说,在汉末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分别称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饮”。

 我们先说刘表的“三雅之爵”。话说荆州牧的刘表割据“南土”,当地刘氏子弟和各大宗族非常骄贵,这些无所事事的大族们都很喜欢喝酒,于是就创立了三种“酒缸”。

 最大的酒缸叫伯雅,中间那么大的叫中雅,小的叫季雅。其中伯雅容积为七升,中雅六升,季雅五升。

 每次聚会,大家的目标就是一起“玩游戏”,最终所有人要把这三缸酒全都喝完,除非大家全都醉倒。

 如果我怕喝多,能不能装醉?对不起,这种喝酒仪式为了防止你装醉,在每次游戏时都会真被一个大针,凡是有人醉倒在地,人们会用这个大针扎一下喝醉的人,这是为了确保你醉到极致。

 要是这个针生锈了,会不会有破伤风危险呢?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很搞笑的袁绍的“避暑之饮”。

 献帝来到许都后,为了与袁绍方面打好关系,曾经派遣一个叫刘松的人为使节前往袁绍处慰问。

 刘松来到冀州后,恰好是三伏天儿,面对袁绍集团的招待,他们从白天喝到夜里,所有人喝到“极醉”,如此不要命的喝酒形式被他们美其名曰“避暑”。

 咱们也不知道他们是为了喝凉酒避暑还是喝醉了就不知道热了,咱也不敢问。这两种汉末的喝酒形式,被称为“三雅之爵”和“避暑之饮”。

 除了“狂饮”不要命的喝酒之外,也有明主曾经颁布禁酒令来节约粮食。

 酿酒费粮食,这是众所周知的。在面对汉末三国农业退步的大环境下,很多君主都采用禁酒令的形式维持粮食平衡。其中不乏曹操和刘备二人。

 曹操曾经以制度形式禁酒,这在当时颇受抵触,其中孔融还因此嘲笑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