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庆功宴,喝闷酒狂饮的何晏(第3页)

 原本嗜酒成性的人,突然之间不让喝酒怎能立刻戒断?最终,嗜酒之人纷纷偷偷私自酿酒或从“黑市”买酒喝。

 当时的人为了逃避检查,给浊酒起名为“贤者”,给清酒起名为“圣人”,也算是一种“黑话”了。曹操面对这种情况,甚至派出校事顺便监察大臣们喝酒的情况。

 根据《徐邈传》记载,魏国建立的时候,徐邈担任尚书郎,当时曹操要求禁酒,徐邈却熟视无睹,私自酿酒大醉后被校事发现。

 这个校事很够意思,还提点一下徐邈,并不想立刻告知曹操。但徐邈喝多了对校事表示自己是“中圣人”,也就是明目张胆地告诉校事自己就是喝醉了。

 校事无奈下跟曹操打小报告后,曹操非常生气,最后还是在鲜于辅的劝谏下,徐邈才被特赦。

 刘备入成都后曾经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禁酒令,最终也被简雍智慧的让刘备解除禁酒令。

 孙权时期,很多大臣为反对和孙权一起喝的酩酊大醉而做的事情也总让人啼笑皆非。

 孙权曾经在武昌时,在钓台这个地方宴会大臣。

 孙权喝的大醉并让人向各位重臣的身上洒水让大家清醒,孙权表示,今天大家不醉不归,喝醉的标准是要醉倒在这钓台上才算完事!

 孙权嗜酒大家都知道,但孙权经常让大臣们和他一起不要命地喝,这就引起了大臣们的反抗。东吴重臣虞翻曾参加孙权称王的宴会。

 酒过三巡后,孙权起身来到虞翻面前想要和他一起喝,但虞翻突然装醉倒地不起,孙权无奈打算转移目标。

 孙权刚转身找别人,虞翻立刻就坐起来了。

 虞翻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无声的抵抗,孙权看到后火冒三丈抽出剑打算杀死虞翻。

 不过还好,孙权最后终于知道自省并下令,自己酒后说杀人的话,全不算数。

 这些喝酒的奇怪规矩,和君主醉酒以后的残忍作为,都是群臣惯的。甚至是为了借机酒席讨君主欢心,或者是借酒席排除异己。正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