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回家的目的
听到爷爷的话,杨兴武顿时沉默了。
没想到他们祖辈还有这么悲惨的事情。
而爷爷的那句咱老百姓有口吃的就中,到哪不是活?
更是让他感慨万千。
一句简单的树挪死、人挪活,这短短的六个字,他们的祖辈就颠沛流离了近六百年。
爷爷说的那个大移民,他自然知道,历史课本上也有详细介绍,这次的移民被称为明初大移民,又称为大槐树移民,移民范围遍布北方各省。
元末明初,天下初定,山河四省除晋省外,其余三省十室九空,荒无人烟。
朱元璋下令进行大移民,从平阳、潞州、汾州等地,迁移民众进行移民,途径洪洞大槐树,办理手续,开始移民。
当时的政策是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因为不愿忍受亲人离别之苦,许多人不愿移民,结果被官兵绑缚双手押送到了移民地。
路上在解决個人卫生问题时,因为绑缚双手无法进行,只能让官兵解开手,再去解决,慢慢的解手就有了上厕所的说法。
除此外还有小脚拇指的指甲两瓣的说法,因为很多移民不愿意离开故土,小脚拇指被挨个被劈了一刀,即便是逃跑被抓到后看脚趾就能区分是不是移民,这个说法流传很广。
前者是史书记载,后者是流传,他也弄不清小脚指的说法是对是错?
这次移民历经近半个世纪,移民达百万之巨,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也因为这次的移民,山河四省里的某些方言是通用的。
例如角落这个词,在他们这边的音译是“个牢里”,在女友赵晓雅家那边就是“个牢牢里”。
晋语方言特色是叠词,说完再加个“哇”字,听起来有些可爱,鲁语是倒装,他们这边是儿化音比较多。
北方方言大多比较好理解,或许也是基于此次移民带来的影响!
想到这里,杨兴武也算是明白了爷爷的良苦用心,无非是让他看开一点,别钻牛角尖儿。
“爷,恁放心,我记得你教我们几个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大哥和小龙小虎他们我肯定会管的。”
杨兴武拍着胸脯向爷爷奶奶承诺道。
对于爷爷的话,杨兴武并未感到奇怪,这个时代人情味儿很足,兄友弟恭,并非说说而已。
如果说几十年后人们对扶弟魔闻之色变。
但在这个年代还有个说法,叫做啃老大。
老大大多数是指家里的长子或者家里最有出息的一个人,是一大家子人集全家之力供养出来的人才。
他们可以是工人,可以是大学生,还可以是军人,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城里人。
老大供养出来上班后,有了老大的工资支援,家里就会轻松不少。
老大是先甜后苦,其他几个兄弟姐妹则是先苦后甜。
等到几个兄弟姐妹陆续工作,老大的任务也算是圆满结束。
这是当下时代的主流,也算是小民们的智慧,大多数时候这种事情还是不错的。
但也有拎不清的父母,一直压榨老大,导致父母兄弟姐妹反目成仇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这种情况大都是是家里偏心的太过厉害,对于这样的人,杨兴武只觉得他们咎由自取。
听到杨兴武的话,杨开山老怀大慰,坐在椅子笑的很是开心。
“好好好!”
一旁的杨冬来夫妇听后也很开心,有这样一个出息的侄子在,自己孩子以后倒是不发愁了。
看着爷爷高兴的样子,杨兴武问起了老家的事情。
杨开山听听到孙子的话,说起往事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