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此地能抵百万兵

“征西大将军、晋王尔噶朗谨奏;为在东川开矿铸币事:东川之地素产铜,明清曾在此铸币,鼎盛之际,十出其六。然近年战争不断兼倭铜渡海贩于我国,铜产日稀。惜哉!儿以为铸币一事,关乎国运,万不可将国家命脉寄托外邦;且兴矿铸币,其利有三:一者,连年征战,军费开销甚巨,可补朝廷日用不足;二者,采矿之利倍于耕种,百姓得利亦倍之,可使民生富庶,藏富于民正合富国强兵之道也;三者,蜀地久经战乱,人烟稀少,朝廷虽鼓励移民屯田,然收效甚缓,若允民间开采,远人骛利纷沓至,空谷亦可成市廛,蜀地人口倍增非难事耳。以川铜之丰饶,矿硐宜开也,鼓铸宜广也!儿斗胆请父汗允许民间于东川一府设场采矿,所得之铜由户部派官收之……微末浅识,静候圣裁”。

“唰唰唰”晋王尔噶朗笔走龙蛇向老父亲上疏。在场之人皆以为王爷是因夺取东川一事向大汗报捷,殊不知此疏内容居然与作战无关,通篇皆是开矿铸币的铜臭味。作为大可汗的第四个儿子,尔噶朗的母妃雅若是土尔扈特部的公主、位居皇贵妃之尊,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他从小便被寄与厚望,受过名师教导,对经济治世之学极有研究,很早就听过东川“天南铜都”、“钱王之乡”之名,知道此地曾铸过嘉靖通宝这样享誉至今的钱币,所以刚攻下东川,便请来本地老工匠了解开矿铸币之事。不料却被告之,受战争影响,矿厂早停了,钱币也铸不出来,觉得实在暴敛天物,遂上疏向老父亲请求恢复,甚至突发奇想,建议允许民间采矿,由户部统一收购。

此疏不过是心血来潮之作,尔噶朗上过疏后便率军继续出征,目标直指东川府东边的乌撒府,扫清南下云南的最后掣肘。乌撒府守将是吴贵州提督李本深麾下游击李福。李福原先只有两千兵马,入驻乌撒后,招募了三千本地的兵,兵力才达到五千。可想和拥兵十余万的晋王殿下掰手腕,这点人马完全不够看的。仅两日,乌撒府城便被攻破,李福本人也做了刀下之鬼。扫清后顾之忧后,尔噶朗命云贵总督阿拉坦仓领兵四万驻于遵义监视贵州的吴军,自己则和征西副将军、一等蜀国公脱里于东川府南部的马鞍山聚兵九万,摆出南下云南之势。

闻听卫军并没有南下,而是向东攻陷东川、乌撒,如今又驻大军于东川,吴留守云南路总管、定远大将军张国柱猛地拍起大腿,懊恼自己中了卫军声东击西之计。东川可是昆明的北大门,卫军在东川布置重兵,分明是想袭取昆明。忙率军由武定府赶到寻甸和曲靖布防,又火速传信于吴三桂,将云南危急的局势告之。

——

“小四子不仅善战,还有治才,朕先前真是小觑了他!”见到晋王尔嘎朗上的奏疏,莲大可汗不由感慨。作为父亲,见自己的儿子有能力,自然是欢喜的;可储君之位只有一个,大卫立国未久,容不得内乱,无法废长立幼,身为皇子太过有才未必是件好事!好在小四子很聪明,行事向来低调,从不和皇太子争风,倒是比小二子更让自己省心。只是唉~可惜了这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