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藏宝猎人

第3章 魏忠贤的财产(第2页)

 这就不正常了。

 作为公公,魏忠贤并没有自己的直系后代。而中国传统社会,又有以血缘来区分关系疏远的传统。魏良作为他的侄子,理应被重用才是。

 为什么被排斥在权力之外呢?

 是他和这个侄子关系不好吗?

 当然不是。

 魏忠贤只有一个哥哥,死的早,留下了一子一女,那儿子便是魏良。

 那时魏忠贤还未发迹,姐弟俩过的很苦,在家生活不下去了,便流浪到了江湖。

 后来魏忠贤终于出人头地,给家乡人安排个官职就成了小菜一碟。可是在所有投奔他的一应亲属中,竟没有魏良年轻的面孔,这自然引起了人们的猜疑。

 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可能已经不在了。

 他很小就流落江湖,受尽了人间苦难。但当他的叔叔取得了巨大成功,去寻找他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时,他却不在了。

 这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大家都这样想。

 然而一天,魏良却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故乡的土地上。

 这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轰动。

 人们纷纷问他这些年干什么去了,为什么在叔叔的提拔名单中,没出现他的名字。

 耐不住众人追问,魏良只好说他一直在叔叔身边,只不过接受了更重要的任务。

 至于这个任务是什么,没有向人们交代,这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思。

 消息传到崇祯耳里,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东厂,要他们除了查魏忠贤财富转移之谜外,限期查清魏良的下落。

 他相信,作为魏忠贤最亲近的人,他一定知道很多魏忠贤的秘密。

 正当祟祯想尽一切办法,追查魏忠贤财产去向时,关中发生高迎祥、李自成暴乱。他们攻城掠地,势力发展很快,很快把战火烧到了中原。

 剿匪成了头等大事,崇祯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对付暴乱上。

 对于追查魏忠贤的财产,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一直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因此社会上不少人断言,其实人们高估了魏忠贤。

 他虽然贪婪,但事实上他并没有贪腐那么多。

 而且他贪腐的这些财富,都被他挥霍掉了。

 本来崇祯就是个猜疑心重的人,人们的议论传到了他耳里后,他开始重新审视魏忠贤案件。

 认为自己可能误判了魏忠贤,对他寄予的期望太大了。他的财产极有可能没预估的那么庞大,于是就逐渐放松了这件事的追查,而把精力放到别的事务上。

 国内急需解决的事太多了,每一件都火烧眉毛。

 渐渐地,崇祯把这件事就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