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藏宝猎人

第3章 魏忠贤的财产(第3页)

 一转眼,到了崇祯十三年。

 中原的战火越烧越旺,无休止的战争,使大明国的财政更加困难。甚至前线战斗人员卖命的饷银,都无法如期支付,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要想使大明国续命,必须得找到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募集到一定数量的资金。

 但这又是一件特别难做到的事。

 国内不但多处爆发战争,而且还处处闹饥荒。百姓都靠吃草和树皮维持生命,而富人却为富不仁,大量屯集粮食,更加剧了人间苦难。

 就在崇祯无计可施时,一份绝密情报送到了他的案头,这就仿佛黑夜里的一道曙光,又给他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光明。

 这条消息是有关魏忠贤的。

 这是魏公公死后多年,又一次引起崇祯注意的事件,而且是在百忙之中,意义非同一般。

 事情是这样的。

 有关魏忠贤死后的一些消息,不时传到崇祯耳里,但由于缺少有力的证据,并未引起他太多的注意。

 这时候的大明王朝,国内事务多而杂乱。南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北有后金虎视眈眈,政权摇摇欲坠,他实在没精力关心政治以外的事了。

 忽然一个重磅消息,传进宫里,几手惊掉了他的下巴。

 消息来自直隶肃宁,魏公公曾经的老家。

 一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他叫魏方,魏公公的同族远房兄弟,是最早进京的那拨人。

 但他并没有在魏忠贤那儿为自己谋取到一官半职,而是选择了另一条路,在魏王府当了管家。

 魏公公家大业大,有许多财产要管理,其中很大部分是灰色收入,其管理当然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

 经过考核,魏方再合适不过了。

 他是自家人,血缘亲近,又识文断字,是个十分难得的人才。

 魏方也不负众望,确实很敬业。

 虽然不是政府的正式雇员,没有编制,但在魏府的待遇,一点也不比在官场上差。

 那时候的魏忠贤,已经是九干岁了,离万岁只有一步之遥,权力大的惊人。每天前来求办事的人络绎不绝,都踏破了门槛。

 谁可见魏王,那天见,决定权掌握在魏方手里。想想吧,为了见魏公公,多少人巴结他吧。

 魏忠贤倒台后,他作为随护人员,一同去了风阳。

 魏忠贤死后,下落不明。

 由于掌握着魏公公的许多秘密,他曾被列为重点缉拿对象,但由于隐藏深,一直未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