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主招上门女婿渝爱二顺渝可

第2227章 谁会在东缉事厂和锦衣卫之间选择一个站队?(第2页)

 唐风年报个数。

 大夫们大吃一惊,目瞪口呆,突然不寒而栗。

 唐风年的眼神染上忧虑,说:“治病救人,任重而道远。”

 “把孩子养到三四岁、五六岁、七八岁……突然眼睁睁看他病死,岂不是很可惜?”

 “所以,大同府还需要更多好大夫,像在坐的三位一样。”

 这三位大夫被知府大人戴上高帽子,顿时有些飘飘然,积极踊跃地表示:“我们愿意为知府大人效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唐风年笑道:“不必赴汤蹈火,只要你们抽空去书院当夫子即可。”

 有个大夫迫不及待地问:“这书院何时开始?在哪里?”

 唐风年说:“目前还在筹办中。”

 “各位先回去休息,与家人好好团聚。”

 三个大夫起身告辞,面带笑容,心情好极了。

 唐风年亲自去后院找巧宝,告诉她,办书院的第一步挺顺利。

 巧宝说:“爹爹,一半学童为男,一半学童为女,行不行?”

 唐风年果断回答:“那就要搞两个书院,否则很多父母会反对,造成招生困难。”

 赵宣宣问:“除了教医术,是不是还可以教点别的?”

 唐风年眉眼含笑,说:“我恰好也有这个想法。”

 两人相视一笑,慢慢商量。

 过了一会儿,赵宣宣吃惊地说:“另一个重点是教学徒做打仗的战车、机弩、运粮车等器械?这样会不会被朝廷怪罪?”

 唐风年通过深思熟虑,胸有成竹,说:“我提前告知朝廷,教医术是为了培养军医,教他们制造器械也是因为大同府的守兵缺少这些。”

 “而且,教出来的人才,造出来的器械,还可以交给兵部去分配,并非我们私用。恰好曹将军对我说,东缉事厂要派人去他那边督军。”

 “既然东缉事厂要来大同府监督,那就让他们监督个够,我主动请他们派人去书院监督。”

 “如此一来,建书院的费用或许可以由朝廷拨款。”

 赵宣宣眨眨眼,凑他耳边,小声问:“这样算不算主动靠拢东缉事厂?锦衣卫那边会不会生气?”

 唐风年摇头,喝茶,面色冷静,说:“我不能在东缉事厂和锦衣卫之间选择一个站队,我只能效忠皇上。”

 “三公子并非小肚鸡肠之人,应该不会因此疏远我们。”

 赵宣宣居安思危,低下头,手指临摹茶几上的花纹,轻声说:“锦衣卫和东缉事厂如同神仙打架,其他官员反而变成遭殃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