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歼灭海盗,异能和工业设备改造,新(第3页)
这主要是它采用单泵定压供油,压力随负载剧烈波动(如冲压瞬间压力骤升、回程时骤降),导致工件精度差、设备易疲劳。
这种技术难题,对于这个时代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非常有挑战性。
但对方文来说,却有未来记忆可以借鉴。
以他记忆深处的工科知识,得出了解决办法。
首先要更换变量液压泵:将柱塞泵替换为轴向变量柱塞泵,通过泵体内部斜盘角度调节流量,实现“压力-流量”动态匹配——冲压时自动增大排量提供高压,回程时减小排量降低能耗,压力波动可控制在±5%以内。
这种技术装置,德国的博世公司就有一款可以用得上,方文立即让巴黎分公司进行采购。
万幸目前博世还没有彻底军用,对外销售渠道还在,倒是让巴黎分公司买来了方文想要的零部件。
第二个改造是加装蓄能器缓冲:在主油路中串联1-2个皮囊式蓄能器(容量根据冲压吨位匹配,如50吨冲压机配10L蓄能器),利用氮气压缩特性吸收冲压瞬间的压力峰值,避免管路因冲击爆裂,同时减少电机启动次数(蓄能器可储存能量,短时间供油无需电机满负荷运转)。
皮囊式蓄能器是未来液压系统中常用的能量储存与缓冲装置,因其结构紧凑、反应迅速而被大量使用。
它的结构也不复杂,由皮囊-壳体-阀组三位一体组成。
方文按照自己的记忆构思做出了皮囊式蓄能器设计图,然后亲自做出了这种装置。
第三个改造是增加压力补偿阀:在进油管路加装先导式溢流阀,设定最高工作压力,当系统压力超过阈值时自动卸荷,防止过载损坏泵体和油缸。
三种改造设计在方文的操作下进行。
原有的液压机被拆卸下来,该替换的部件全部替换,原有隐患的部件也没留下。
新的液压装置在体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将效率和稳定性全部提高了一大截。
就这样,方文完成了Creusot400液压式冲压机的改造,并用改造后的Creusot400进行了冲压试制。
效果很好,压力变化比之前小了很多,稳定性大幅提高,已经达到了可以让普通工人进行低难度操作的程度。
由此,弹体的部件冲压环节算是解决了。
这个改造难度最大的环节过关,其他环节就更难不倒方文。
时间一点点过去,方文亲自动手,将火箭弹的弹体,战斗部,引信等部件制作出来,然后拼装焊接,装药.
一个由他从头到尾亲自制作的火箭弹诞生了。
经过试射过后,效果已经达到了苏制82毫米火箭弹。
而后,方文按照第一次的生产流程又制作了两枚,同样经过试射,确定了这个生产流程的可用性。
他将整个生产流程数据化,每个环节又进行了细分,做出了可复制的工业化生产线工艺。
有了这种工艺,方文立即召集各生产车间,准备进行生产工艺培训。
所有车间的人,包括管理人员,都加入了这场培训中。
耗时10天的生产工艺培训,方文身兼多个培训课程主讲,将一个个生产流程中的工艺技术,传授给不同车间的工人们。
这些接受培训的人中,数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组接受能力最强。
他们已经习惯了方文的工业制造经验,在差不多的工艺方式下,很快就融会贯通。
随后其他工人也学会了这些工艺技术。
他们要做的事情不复杂,用简单重复的方式生产单一特定部件,但要求却很严格,不能有超过规定数值的误差。
为此,各个车间开始了试生产环境,一个个试制品生产出来,经过厂里的质检员进行严格的检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做废品处理,并要求重新制作。
一遍又一遍的制作下,工人们将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生产工艺完全吸收,做出的零部件也越来越符合要求。
当成品率达到九成的时候,方文决定开始第一批火箭弹的量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