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军事运输太行山 改造战略轰炸机起飞(第2页)

 

 当得出测算结果后,他带着发射手开始调整射角射向。
 

 随后,他向方文报告:“目标坐标确认,射击诸元:距离 2800米,方向角 75°,仰角 12°!请求发射。”
 

 方文点头同意。
 

 随即,车载火箭弹开始发射,16发火箭弹密集射出,向着3公里外的目标飞去。
 

 片刻过后,16枚火箭弹落在土山上,形成了一大片爆炸区。
 

 火光硝烟腾空而起,连串爆炸下,整个土山都看不到了。
 

 看起来效果不错,大家都很兴奋。
 

 唯有方文表现平静。
 

 拥有超强感知的他,敏锐发现爆炸局域有缺失点,那里应该是没有触发的哑弹。x小,;说§C??m±s- (#免¤?u费|阅?读¥
 

 过了一阵,硝烟散去,观察员开车过去检查情况,并用步话机汇报:“有两枚火箭弹未爆炸。“
 

 八分之一的故障,有点高,如果就这样大规模生产的话,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而后面发射的航空火箭弹发射巢,也有同样问题,出现了引信未激发的哑弹情况。
 

 方文严肃道:“这表明,泰山生产的火箭弹是有技术缺陷的,绝对不能就这么批量生产送到战场上去。把哑弹带回去,我们针对进行技术攻关。“
 

 4枚没有爆炸的哑弹运回火箭弹厂。
 

 即便是哑弹,也会有爆炸的危险,想要对它们进行研究,得做一些安全措施。
 

 技术工人们小心撬开连接处,将战斗部和推进部分离,然后取出战斗部的装药。
 

 这样危险就解除了。
 

 随后,方文和厂里的技术人员,一同研究起来。
 

 曾经参与泰山单兵火箭弹生产的一位工程师第一个出声。
 

 “82毫米火箭弹采用的碰炸机械引信。它内核是“击针-弹簧-雷管”联动机构,需通过火箭弹撞击目标的冲击力压缩弹簧,使击针刺向雷管。若弹簧刚度过强,或击针行程过短,只能产生轻微撞击时都无法触发。我们的单兵火箭筒,就因为弹簧刚度过大,击中日军轻型装甲车侧面时,常因冲击力不足导致哑弹。这4枚火箭弹也是同样情况。”
 

 另一名工程师反驳:“弹簧刚度是经过多次测试的结果,如果刚度不够,很容易提前爆炸,不利于对付坦克和碉堡等攻坚目标。”
 

 确实是如此,弹簧刚度是不可能调整的。
 

 随即大家讨论起其他可能性。
 

 会不会使保险机构失效?
 

 为防止运输中意外触发,引信设有保险销和离心保险,装弹的时候,会取掉保险销,但离心保险需要在飞行中靠离心力解除保险。
 

 部分技术人员认为,是不是离心保险的配重块卡滞,导致保险未解除。
 

 这也是有可能的。
 

 方文亲自拆卸了4个引信,将里面的离心保险设备展露出来。
 

 都是一样的问题,配重块卡在管槽中没有松开,从而导致火箭弹引信处于半锁死状态。
 

 方文用起子戳了下,保险设备才滑出。
 

 “找到了,是部件规格生产不标准的原因。”方文严肃道:“按照其中的生产编号,找出相应工位,对相应工作人员进行处罚。”
 

 想要达到高成品率,就不能在任何生产环节松懈,方文这次毫不留情。
 

 随即,厂部顺着部件的生产编号,找出了那位工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那名工人没想到自己的工作失误,竟然造成了4枚火箭弹的故障,自己也很内疚,写了检讨信,在厂里大会上向所有人自我检讨。
 

 这也让所有工人都对火箭弹生产有了新的认知,这是一个严密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失败。
 

 39年5月中旬,第一批300枚火箭弹生产完毕。
 

 方文给自己的连络人白云飞发报。
 

 【新厂出货,现有火箭弹300枚,车用载具4部,搭载火箭弹发射巢炮舰机2架。】
 

 电报发出去后一小时,白云飞回电。
 

 【这种新武器需要训练吗?】
 

 方文回电。【采用炮兵的训练方式,射击诸元有所不同,我会安排教官随同前往进行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