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军事运输太行山 改造战略轰炸机起飞(第3页)

 

 随后,白云飞去向延安汇报了。
 

 一番电报交流下,双方确定了交货方式和交货地点。
 

 车载火箭弹和改装炮舰机,全数运往太行山区,那边准备用用这种新式武器进行一场大行动。
 

 八路军准备针对华北日军进行反攻了!
 

 方文也很想参与这次行动,随即立即准备向国内发货。
 

 正好,泰山一号也改造好了。
 

 飞机制造2厂,方文驾驶硕大的泰山一号从机库中驶出。
 

 和以前比,体型还是那么巨大,但机身已经改造成了流线型,两个螺旋桨安装在上单翼左右两侧,发动机在机翼下方的位置。
 

 作为改造后的战略轰炸机,它的运力比之前提高了,达到了10吨,内部结构也做出了改造。
 

 前部局域:驾驶舱、投弹手舱,前置机枪室。
 

 上层为驾驶舱,双人并列布局,配备方向盘式操纵杆、仪表盘(空速表、高度表、油量表、发动机转速表等)、无线电通信设备。
 

 驾驶舱人员配备3人,包括飞行员、副驾驶、无线电通信员。
 

 下层为投弹手舱,前置机枪室。
 

 投弹手舱2人,通过俯视角轰炸瞄准具,计算风速、高度、航速,在投弹前锁定目标,操作弹舱释放。。
 

 中部局域:弹舱、物资舱、左右机枪室。
 

 弹舱位于机翼下方的机身内部,是全机最大的封闭空间。
 

 内部为金属框架、可开合投弹口(液压驱动,投弹时向下打开);配备炸弹挂架(“弹射式挂架”,通过弹簧设备将炸弹推出舱外,避免卡滞)。
 

 泰山一号战略轰炸机,取消了外置挂载航空炸弹的方式,全部采用弹舱投弹。
 

 弹舱内有3名装弹手,战时专门负责将航空炸弹装上炸弹挂架,配合投弹手持续轰炸。
 

 舱内载弹量上限9吨。
 

 可投放弹种包括高爆弹、燃烧弹、集束弹。
 

 物资舱位于弹舱前后的空馀局域,空间狭窄,其中有折迭座椅、急救箱、干粮箱等生活物资和杂物,也有降落伞、航空机枪备用弹药。
 

 左右机枪室位于弹舱两侧的“腰部机枪舱”。
 

 机枪室人员配备1人。
 

 飞机后方区域:尾部机枪舱、后舱空间、后舱门。。
 

 配员2名。
 

 后舱空间,比较宽敞,可以用来作为运载物资存放的地方,也是伞兵休息和等待空降局域。
 

 而后舱门,除了装卸物资外,还是空降跳伞的出口,也是空投物资的投出位。
 

 这就是改造好的泰山一号情况。
 

 方文驾驶飞机开出机库后,打开后舱门,基地工作人员推着一车车装有火箭弹的木箱进入后舱局域,等火箭弹装完了,还有四个拆卸开的火箭弹车载发射器。。
 

 对于泰山一号来说,完全没有达到它的运载上限。
 

 物资装载完毕后,人员登机。
 

 飞机机组人员11人(机枪手5人、投弹手2人,弹舱装弹手3人,通信兵1人,无副驾驶),还有一同前往的严怀勋等6名火箭弹发射教员,以及5位火箭厂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登机后,龚修能过来报告:“团长,物质装载、人员登机完毕。”
 

 方文点头,按下后舱门的机械开关,连动杆激活了液压设备,后舱门缓缓关闭。
 

 他拿起话筒通知另外两家一同回国的炮舰机准备起航,随后控制飞机驶入跑道。
 

 大型战略轰炸机缓缓驶入跑道,方文进入机械感知状态,对飞机进行了全面检查。
 

 除了后舱门没有完全关闭外,其他方面没有发现有问题。
 

 他拿起内部通信话筒,“龚修能,打开后舱门液压开关,往上推。”
 

 收到指令的龚修能照做,后舱门一声闷响,卡入了槽位。
 

 随即,保持机械感知状态的方文,驾驶者泰山一号在跑道上加速,当速度达到起飞临界时,机头拉起,飞向天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