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苏联军事技术考察团,喀秋莎火箭弹(第2页)

还有橡胶轮胎。

这方面,由南洋的华人橡胶商行直接提供了可用的自行车轮胎圈,倒是少了很多麻烦。

但也有在亚洲暂时做不出的零部件。

包括;链条和车轮上的辐条。

链条是自行车的重要机械动力零部件,要是完全自产,难度大,甚至为此要建立专用炼钢厂、链条厂,没必要,还不如从欧洲采购。

辐条需要更细的钢轴,泰山缅北基地虽然各种加工设备齐全,却偏偏没有这种精密加工的设备,毕竟锰钢废料的硬度高,那么细的材质,现有设备基本上做不出。

因此辐条也得从欧洲购买。

为此,欧洲分公司的人,收到方文命令后,派人去欧洲的自行车生产商那里进行零部件采购。

在欧洲,自行车的销量很大,也有很多生产企业。

泰山航空分公司的人主要是利用在德法英三国开专卖店的机会,与三国境内的自行车厂商进行商洽。

他们先后联络了德国的diamant和kalkhoff,英国的raleigh,法国的Alcyon。

但目前局势下,德国的两家企业已经被军管,无法进行商业采购,英国的raleigh(兰令)现在在军工上发展,对于自行车零部件的采购兴趣不大。

倒是法国的Alcyon,虽然同时拥有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三个业务,却依然在自行车领域保有不错生产能力。

最终,零部件的采购选择了法国的Alcyon,并将第一批样品通过飞机直接发往缅甸。

等欧洲的零部件送来,准备齐全的方文开始了总装环节。

他和工人们一同操作,将车架固定在装配台上,先安装中轴和曲柄,调试链条的松紧度,确保蹬踏时没有卡顿;接着装上前后轮,校准轮圈与车架的间距,拧紧轴螺母时要用为此特制的扭矩扳手,按照规定的力矩操作——过松容易松动,过紧则会增加骑行阻力。

当第一辆军用自行车组装完成时,方文推着车走到室外的空地上,单手提起车架尾部,让前轮离地——整辆车的重量比普通自行车重3公斤,但手感却很扎实。

他跨上车蹬了起来,车身在砂石路上平稳前行,即使碾过凸起的石块,抖动颠簸的车架也没有任何问题,刹车时车轮能迅速停稳,没有出现跑偏的情况。

看来效果还不错,再测试下载重。

方文招呼工人搬来装有石头的箱子,一个25公斤,两个箱子总重约50公斤,他在车后座的货架放好两个箱子,再用绳索捆好。

随后再次骑行测试,蹬踏的力度虽比空载时稍大,但时速仍能稳定在8公里左右,车架的承重部位没有出现弯曲的迹象。

方文停下车,拍了拍车架上的深灰色漆面,嘴角终于露出笑意。

这就是他心目中的军用自行车,耐造、能装、跑得稳,应该可以为华北平原上的军事行动服务。

现在零部件部分由缅北基地生产,部分从欧洲采购,已经符合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随即,跟进接管自行车生产业务的方守信,开始准备在仰光成立自行车组装生产线的事宜。

而这时,一队访客乘坐泰山航空的客机降落在仰光机场。

提前接到电报通知的方文,前往仰光接机。

仰光机场的停机坪上,螺旋桨逐渐停止转动,在发动机的轰鸣声消失后,舱门开启,飞机空乘服务员打开舱门,微笑道:“各位旅客,泰山航空亚洲国际航班仰光站已经抵达,在此下机的乘客请下机,其余乘客不要擅自离开,此处停靠三十分钟后会继续起飞,下一站是昆明。”

五名苏联军事技术考察代表团成员依次走下舷梯。

他们穿着立领便服,但为了表明自己身份,在胸口佩戴了印有镰刀锤子与五角星图案的徽章,袖口缝代表各自的标识(‘空气动力研究所’‘乌拉尔机械厂’‘苏联科学院’)

领头的那位,袖口上没有标识,却主动与来接机的方文交谈。

“你好,我是本次军事技术考察交流团的团长瓦西里伊万诺夫。”

“欢迎你们的到来,我是方文。”

方文微笑迎接了五人苏联考察团,带着他们上了另一架飞机,直接飞往缅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