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技术交易,煤电设备,“圣路易斯”(第2页)

方文敏锐捕捉到他们的犹豫,语气坦诚:“瓦西里团长,您也看到了,我们在缅北的基地正在扩建兵工厂——火箭弹生产线、枪械精密加工车间,每一项都需要稳定的大功率电力支撑。现在用的欧洲煤电装置,单机容量只有500千瓦,还经常因部件损耗停机。我需要的是贵方的tm-2型汽轮发电机,单机容量至少1500千瓦,配套的110千伏变压器也得要10台,另外还需要20公里的高压输电线路配件。”

瓦西里回道:“tm-2型是去年刚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定型的型号,主要供应国内重型机械厂,目前只有30套在投入使用,这种型号的发电机属于禁止出口的战略物资,不可能。如果你想要我国的发电设备,我可以给你更好的建议。”

方文听到“禁止出口”时,故作惊讶,实际上心里毫不意外——他早料到苏联会对最新型号的战略设备有所保留,刚才提出tm-2型,本就带着几分“以高求中”的谈判策略。

他身体微微前倾,靠近瓦西里:“既然tm-2型有出口限制,那我们可以退一步谈。但有个底线——单机容量不能低于1200千瓦。另外,设备的稳定性要能保证,你知道的,军工厂一旦停电,损失很大,有些设备甚至会因此出问题。”

瓦西里闻言,神色稍缓:“那我推荐ВГ-1型汽轮发电机,单机容量1250千瓦,去年开始在哈尔科夫重型电机厂量产,主要供应中亚的矿山和工厂,虽然比tm-2型功率略低,但胜在结构成熟,故障率只有2%,而且配套的变压器是mt-10型,110千伏的规格刚好能和你们需要的输电线路适配。”

为了获得火箭弹改良技术,同时也想要促成一笔不错的对外贸易,工业官员出身的瓦西里更细致的介绍起这款可以外贸的煤电发动机。

“这种发电机的燃料适应性也强,既能烧煤,也能烧重油——缅北这边煤炭资源如果不够的话,还可以用重油发电。据我所知,你在仰光拥有一家石油炼化厂。不过有个条件,ВГ-1型目前的产量也不算充裕,每月最多能给你们2台,10台发电机需要分5个月交付,配套的变压器和输电配件会随发电机一起发运。”

方文不由心中一动。

仰光石油炼化厂在提炼汽油和柴油后,会剩余很多重质油,这种油就比较粘稠,难挥发,但燃烧性不错,属于很难处理的废料。

如果将其用于发电,倒是不错的废料利用。

“每月2台可以接受,但交付顺序要调整。”他看向瓦西里,以商量语气道,“第一台发电机和2台变压器,必须在半个月内发运,我这边对电力需求很紧迫,随行的电力安装调试人员也要一同过来,保证可以尽快开机投入使用。”

瓦西里转头与身旁的助手低声确认了几句,随后点头:“可以。我会让哈尔科夫重型电机厂优先调配一台ВГ-1型和两台mt-10型变压器,下个月月初就能通过里海用海运运往仰光。这个毛衣我可以做主,现在就能签订贸易合同。”

显然,这位苏联官员,在国内的能量和职务并不低,竟然能够拍板对外贸易。

方文不由对其高看一眼,当即和其定了贸易意向,并让人拟定合同。

一天过后,在缅北基地的办公区,方文与瓦西里一同签订一揽子贸易合同。

这些合同能否履行,可不是靠法律和信用,而是要看方文提供的火箭弹改良方案是否可行。

为此方文需要拿出些真材实料才行。

缅北基地火箭弹厂的研发室里,绘图板上摊开着两张对比图纸——左侧是苏联m-13火箭弹的结构简图,右侧则是泰山风暴火箭弹的结构图。

独自在研发室内的方文,以自己对苏联装备的了解,以及泰山风暴的制造经验,在纸上写出一系列整改建议。

在酒桌上他说过的苏联装备导轨固定装置的结构性缺陷,对应的整改建议是在导轨卡槽两侧加装弹簧钢片,通过预紧力提供额外摩擦力,使卡榫抗剪切能力提升。

针对发射流程与环境的耦合影响,也提出了改造建议。

钢材热膨胀系数导致卡槽间距扩大0.2-0.3毫米,而火箭弹铝合金材质部分膨胀更显著,两者同时热膨胀作用下,造成“热抱死”现象,就可能导致极小概率的火箭弹因膨胀卡死无法发射,强行拆卸时卡榫断裂。对这方面的问题,只需要将弹体的形体结构做出微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