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氧化铝陶瓷,从火箭到导弹(二)(第3页)

方文立即让化工组的人再次测温。

550度。

等等,方文从电场变化中,发现了问题。

胚体的脱脂过程不完整,还有残留。

而这时,温度却在继续升高,并不利于彻底脱脂。

所以,氧化铝陶瓷的制作过程,并非是一次性的。

他果断要求停止这次烧制。

另开了一窑继续。

但这次,有特别要求。

温度需要保持在400——600度之间,持续一小时。

果然,这种方式烧制下,胚体的脱脂过程很彻底。

随后,窑口开启,滚烫的胚体件被夹出,放入另一个窑中。

这个窑温度要求达到1800度。

温度不断升高中,方文能感应到新的“离子型电场”缓慢增强。

这是氧化铝因热运动加剧,脱离晶格束缚成为“自由离子”形成的微弱电场。

当温度接近1200度时,电场中突然出现“短暂的平滑区”,这是氧化镁烧结助剂融化形成玻璃相信号,玻璃相中的o-快速迁移,暂时平衡了Al+的电荷分布,使电场波动减小。

当温度达到1600度时,离子电场强度骤升新高,信号从“弥散状”转为“致密的块状分布”,这是氧化铝晶界融合的关键阶段,自由离子在晶界处集中迁移,形成强电场。

这个环节很关键,氧化铝陶瓷能否烧结成型,就要看反应的是否充分。

方文连忙出声道“保持这个温度。”

保持窑温,是两位陶瓷专家的技术活,两人立即开始忙碌起来。

在两人的努力下,窑温上升速度减缓,从1600度缓慢升至1800度。

这个过程中,氧化铝陶瓷化在逐渐成型。

方文这才出声:“关窑火,等冷却。”

两名陶瓷专家立即按照要求去操作。

接下来就是等到窑温自然冷却,然后取出烧结好的胚体看看效果了。

这需要一段时间,方文先行离开,只留下两名陶瓷师傅和化工组的人等待。

周景堂和徒弟对视一样,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师父,这方总经理在干嘛啊。”

“我也看不懂,但总觉得他做的好像是对的。”

“你看不懂怎么能知道对错?”

“当年我师父烧过一窑他没有烧制过的新品,也是这么心中有数般。”

“真要是烧制好了,那可真神了。”

研究院三楼方文独立办公室内。

从窑区回来的方文,将自己记下的反应过程,以及关键数据抄录在纸上,并进行注明。

每个温度,每个步骤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烧制窑从一个变成两个,先要进行400-600度的脱脂窑,然后才是高温窑烧结。

这应该才是成功的关键。

可是否是对的,还得看成品,撰写完氧化铝陶瓷烧制工艺步骤的方文,离开了办公室,前往其他厂区视察。

24小时过去,窑温已经降至自然温度,该开窑了。

周景堂和徒弟小心打开窑口,将其中的胚体取出。

随后交给化学组进行检测。

经过一番检测后,霍端阳拿着报告找到方文报喜:“总经理,烧制成功了,这是第一件烧制成功的胚件,你的说下烧制的经验,好给我们借鉴。”

方文微笑道:“我昨天已经将数据和我的一些猜测写出来了,给你。”

他将两页纸递给霍端阳。

看着纸上的内容,霍端阳不禁出声道:“你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对应的反应过程都写下来了。要是这些数据是对的,完全可以按照你的进行复制,那我们就可以直接做出成品。那我现在就去组织重新开窑。”

霍端阳兴冲冲离开了。

化工组按照方文写的内容,进行了一比一复刻。

重新烧制的过程非常顺利,氧化铝陶瓷竟然真的可以按照那些步骤烧制出来。

至此,泰山有了属于自己的耐高温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现在有了耐高温材料,新的火箭弹就可以使用新的摆动喷管配件。

这样的话,原本在60年代才会出现的导弹,就有了提前实现的可能。

更关键的是,在没有芯片技术的情况下,方文也可以实现‘惯性机械制导’了。

一旦实现的话,那将是超越v-2火箭的战略级武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