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打蛇要打死,与正义无关
秦立国正在奔波着卖他的贝母的时候,李龙在山里就像姜太公一样,坐等着那些挖贝母的到小木屋出货。
已经到了五月中旬,现在李龙每天带着物资带着明明昊昊过来,已经成了常态。
换物资的和换钱的几乎是一样多。在这个时候,哪怕最开始背两大麻袋进山物资,也用的差不多了。
况且山里还有这样那样的意外情况,野兽的袭击,其他采药人的抢劫,山洪的爆发,都有可能把携带的物资给弄没了。
而小木屋的存在,对于一些走入绝境的挖药人来说,简直就像是大救星一样。
木屋的棚子搭起来之后,李龙和明明昊昊在这里就舒服不少。五月份阳光越来越强,在太阳底下活动一会儿,裸露的皮肤就会被晒的生疼。
明明昊昊就算是玩也是在外面玩一会,然后就到棚子底下休息一会儿。虽然他们更想到林子里去捡蘑菇,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小木屋边上转悠。
李龙知道两个孩子的心思,所以每天尽量早一点过来,来了之后趁没人的时候就带两个孩子在树林里玩,采蘑菇,捡地皮,挖一点细的党参,今天过来的时候路过清水河,孟海给拿了一只鸡,李龙就打算炖个鸡汤。
这时候党参虽然距离挖的季节还很远,用还是能用的。
一年多的公鸡,不是那种肉鸡品种,不是很重。李龙打算用鸡背炖个汤,剩下的肉用干辣皮子直接剁了,做个野蘑菇辣子鸡。
这段时间波拉提时不时的就过来蹭饭,所以他打算和点面,做辣子鸡的时候多留点汁,然后拌面。
想法是挺好的,在林子里和两个孩子采了不到半个小时的蘑菇,就有人从不远处出林子往木屋那里走,李龙只能带着孩子回来。
好在两个孩子都挺懂事,也听话,带着自己采的蘑菇跟在李龙边上,一个蘑菇一个蘑菇的问这是什么品种。
已经到五月中旬了,羊肚菌比较多,还有就是松树菇,明明还采了一大丛金针菇。
虽然李龙给两个孩子把各种蘑菇的名字都说了,但是说完之后,两个孩子就分别开始给蘑菇起新名字。
“这个叫尖头,这个叫黑头,这个叫黄花菜……”
孩子起名的创意真是脑洞大开,李龙听着也挺有趣。
两个孩子已经习惯了,等到了木屋那里,自动的去屋子里拿了搪瓷盆,把蘑菇放进去之后,带着到泉眼那里清洗。
两个孩子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早熟,倒也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龙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吧。
“换什么东西?”李龙到了木屋那里,习惯性的问着过来的挖药人。
每天能看到不同的人,大部分都是沉默不语,直接说出来要换的东西或钱,换完走人。
但也有近一半的人在山里一个人呆急了,会有强烈的分享欲。会和李龙说个不停,把自己在山里的遭遇,原来家里的情况等等一些事情都说出来,很有点话唠的感觉。
李龙感觉自己像一个故事回收站,每天都能听到新鲜的故事,还有乱七八糟的八卦。
这些进山挖药的人,过来的原因千奇百怪,大多数像莫林生那样找一条生路的,少数是被骗到这里来的,还有极个别的,直接自己说出来在老家那边犯了事。
一开始李龙吓了一跳,后来就习惯了。
李龙一般不会去管这些事情,他只是听。这些人说是犯了事,但真假不好确定,他也不是警察,不可能真的把人抓走,那些人如果犯的是比较大的事情,也不会跟李龙说。
最常犯的事就是打架,在这些人嘴里都是别人惹的他们。
李龙通常听完之后就去问他们具体是要换钱还是换物资。
在这里收贝母,价格本身就比较便宜,那人家说说话也很正常,就听着呗。
“换一点吃的,十天的。剩下的都换成钱。能直接吃的有没有?”这个人直接问。
“有馕有馒头,芝麻饼和鸡蛋糕,你要什么?”
“都来一些。”这个人把大半袋子贝母放在了案子上,感觉挺重,李龙猜测这些贝母应该是干货。
如果全干的话,这些贝母得有三十公斤左右,李龙在这里的收购价,将近两千块钱。
李龙取来熟食,堆放在案子上让他挑。这人取了五六个馒头,五个馕,一公斤一袋的芝麻饼,拿了两袋,拿了两袋鸡蛋糕,算是够了。
李龙让他把贝母倒在案子上看看,不是完全干,杂质很少,大约也是知道李龙这边喜欢收干净的贝母,应该淘洗过。
“不是很干,五十块钱一公斤。”李龙给了自己的出价,对方没有还价,只是点点头。
三十二公斤多贝母,一千六百块钱,那些吃的李龙就当送给他了。
这个人把钱和吃的都装到腾空的袋子里,背着快步往林子里走去,快到林子里的时候,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了一个跟头,然后立刻爬起来,扭头往李龙这里看了看,匆匆进了林子消失了。
李龙笑了笑,感觉到这个人还是挺激动的,大约也没想到能一下换这么多钱吧。
有了第一个人就有第二个人,一上午来了五个,吴家叔侄是隔几天就会来一趟,他们的贝母每次拿的都不多,但都洗得很干净,一般是少部分换吃的,大部分换钱。每次就是几十块钱,有人看到了也不会觉得嫉妒,或者有其他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