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秦纸币的汇通天下!(第2页)
然而,如果大秦实行私人资本家模式,那么这个经济生态循环圈将会催生出成百上千的大富豪。可惜的是,大秦帝国实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帝国内部最大的资本掌握在官府和内务府手中。
官府代表着大秦帝国的利益,而内务府则代表着秦皇的利益。尽管官府和内务府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十分明确,但离石心里却很清楚。毕竟,他的基本盘是大多数的普通人。他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庞大富裕的中产阶级,让这个中产阶级成为大秦帝国的支柱群体。
而不是仅仅制造出成百上千的大富豪。然而,他对于少数大富豪并没有丝毫的仇视之意。因为他深知,正是有了这些大富豪的存在,才能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为中产阶级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如此一来,他便能够避免重蹈王莽新制的覆辙,不至于将自己置于死地,让半路杀出的位面之子轻而易举地摘取胜利的果实。
只要帝国银行能够慷慨地给那些加班加点辛勤工作的印钞工人增加工资,那么离石所掌控的内务府名下的工厂,自然也会紧随其后,纷纷效仿加班加点地生产生活消费品,并同样给予工人增加相应的工资涨幅。紧接着,官府所控制的工厂也不甘示弱地跟风而动。
如此一来,一场规模宏大的大生产和涨工资热潮,便如燎原之火般迅速在帝国工厂间蔓延开来。那些在这场热潮中赚取到巨额利润的大实业家们,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毕竟,如果他们不跟随潮流提高工资待遇,那么他们名下工厂里的技术工人恐怕就会像候鸟一样纷纷飞走,转投其他待遇更好的工厂工作。
尽管大实业家们也不得不跟风涨工资,但最终他们仍然是这场热潮中的获利者,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而这场大生产和涨工资热潮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就是离石的内务府以及整个大秦帝国。通过这样的方式,帝国的富裕程度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感受最为直观的便是李百雄这位精通工程专业的城主。当离石参观石料厂和食品加工厂时,城主李百雄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竭尽全力地向离石介绍自己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总结出来的经验。从李百雄的表现来看,他似乎有着向经济专家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两个厂区位于萨彦岭的西侧,距离萨彦岭已经非常接近了。而北海则恰好位于西边,与这两个厂区相邻。不知不觉间,离石仅仅参观这两个厂区,就已经花费了整整两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