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080章 大公子入内阁

“报,陛下,宫外洛云侯请见,”

皇宫大内,

养心殿御书房,

戴权于内伺候着武皇奉茶,而小云子,则是在堂下跪着,四周窗户大开,只有殿内香炉,升起渺渺紫烟。

另有东首的位子,还坐着一人,就是首辅李大人,正在那喝茶吃着糕点,面前桌子上,竟然还有许多折子堆放,并且笔墨纸砚,一样也不少,

“他来的正好,宣他进来,朕有话要问。”

“是,陛下,奴才这就去把侯爷带进来。”

小云子叩了首,恭敬退了出去,

御书房内,又恢复安静,武皇拿过手里的折子,无心的翻看几下,问道;

“李爱卿,你虽不去内阁,但朝堂的事,你不可能不知道,如今京南民乱平定,百废待兴,我大武朝现在,最该干的是什么?”

放下手里的折子,脑海中,想着藩王入京,北地,西边,甚至于南边崇山峻岭,或者说京营大军分配之事,一并涌上心头,

却不知,李首辅轻轻放下一本奏折,什么也没批阅,径直放在桌上,苍老的面容,带着一丝怅惘,

“回陛下,万般朝廷的事,只有两件事最为主要,无非是收尾两端,一个是户部钱粮库存,京南平乱之后,朝廷去岁积攒的钱粮,早已经消耗大半,国库空虚,没钱什么事都干不成,这是其一。”

说完,用手摁了一下印泥,在奏折上打了差,

“这些送上来的奏折,大事不说,小事乱说,都是一些庸碌之辈,做官做的太久太精明了,想要户部有银子,就靠江南一地的税赋,一个是织造局,想要织造八十万匹丝绸,如今看来万万不能了,京城京营,周围各地府军编练,遥遥无期。

另一个是盐税,加上南边和蜀地的赋税,朝廷就能有备无患,皇上,京城只要禁军在手,就掀不起风浪,加之洛云侯性子强势,凭借一万骑兵,就敢硬顶着禁军左右二卫,实属难得,所以,稳住朝局,才是最主要的。”

李崇厚句句话小心,又句句话大胆,戴权在一旁听着,都有些心惊胆战,可细细一想,首辅大人的话,乃是定海神针的作用。

“你啊,还是如此心细,此番话,乃是老成谋国之言,户部的银子,给了前线诸将士发了赏银过后,年前年后准备的银子,早已经用没了,府军那边,兵部的意思,暂且搁置,京营回京之后,还是有王子腾看着,朕放心,但是边关和京南,怎么办。”

现在边关,主要就是指的北边,关外女真人遇上麻烦,有洛云侯守着,并无问题,但是北地各个关口,现在都能看到东胡人的身影,最为主要的,鲜卑人可汗的亲叔叔死了,王庭稳住以后,西王府怕是不得清闲,但汉水谷道修堤坝,实难猜测,

皇上说的这些,李首辅怎能不知,但都是皮毛之事,

“皇上,老臣以为,北地手守,西边也是守,庆阳郡的事,不管那太守出于何种目的,万不能放过,抄家治罪,以告天下,北地,让兵部继续调府兵补充兵员,以消耗对消耗,暂且等着,若是江南安稳,补种的粮食收获,那织造局还要再用,钱粮在手,北地就有了回旋余地,京城继续编练新军若是有了战机,可以小打一场,杀杀东胡人的锐气,”

原本李首辅从不同意出关杀敌,如今却变了摸样,让武皇来了兴趣,庆阳的事,到此为止,但北地边关若是出塞作战,哪里来的优势。

“哦,爱卿这话可是稀奇,朕还以为,首辅大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边军杀出去呢,是何理由?”

“回陛下,如今不同于以往,京营和禁军,乃至于周边府军,不管伤亡多大,都在血里面走了一遍,一碗水端平,就不能再压制边军,可惜,边军损耗极大,关外损失一批,守关又损失一批,接二连三,实力削弱太多,不合初衷,老臣以为,等到秋后,洛云侯那个方案,可以试一试,若是没有机会,在等道明年开春,当然,还要看朝臣和勋贵的意思,最后京南一地,维持现状。”

笼统说了一番,说到底,还是要江南安稳,这个稳字,又从何而来,武皇笑了笑,继续说道;

“江南布政使,巡阅使,还有那两位知县,以及监察使送来的折子,已经到了京城,三司会审,就在明日,你既然无法操心,就让你儿子,过去瞧瞧,罪有应得的二人,铁案,那就不必留手,至于其他人,在审一审,”

“陛下,案子好审问,马广诚,胡文玄,早已经招供,庄守治已经上了议罪的折子,景存亮也是如此,二人若是定罪,无非是渎职,但织造局杨公公,若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这些罪,可就不少了,还有就是徐长文审问的卷宗,历历在目,宫里面,”

牵扯宫里面太上皇,如何审问,还是说,皇上另有安排,这就难以参考,

“三司会审,该怎么审,就怎么审,他们问的,就让他们解释,至于杨驰,皇城司密报,说是在来京城的路上,杨驰突然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