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大公子入内阁(第2页)
阴沉着脸,看着戴权,这是真的疯了,还是装疯卖傻,只有等着回京再说,
“疯了也要去审问,过一遍,”
李首辅眼神精光一闪,疯了好,疯了才好,只有如此,这案子,审问就能是过一场,
“是,陛下,老臣领旨,对了,陛下,此番审案子,老夫想请部分文武百官,作为陪审,以示公允。”
“准。”
话音刚落,
御书房外,就响起一阵脚步声,张瑾瑜早已经跟着小云子,匆匆入了御书房内,跪下山呼,
“臣张瑾瑜,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给洛云侯赐个座,”
“谢陛下,”
不用别人,小云子早就搬来一个椅子,放在殿内中央,张瑾瑜也不客气,走了一路,火急火燎,日头那么大,浑身都有些冒汗了,书房内,还是原来样子,但东边位子,竟然有首辅李大人的座位和桌子,这是什么意思,眼神有些古怪,但李首辅,并未插言语,
就在张瑾瑜四下打量的时候,武皇夸赞的话语传来,
“你小子,南边打的仗,打的好,虽然各地府军,还有京营损失严重,但一个月的时间,你能平乱,给朕,给朝廷,省了太多的心思,可你一回来,偏偏和几位王爷动了手,朕怎可厚赏你啊。”
许多感慨,又有许多庆幸在里面,张瑾瑜坐在那,听得分明,但心底,有些不信,当年宁荣二府两位国公,平乱之后,也没有特别封赏,更别说四王八公体系早就固定,若是想打破,难上加难,
“陛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铭记在心,南边一战,太平教实属劲敌,虽三战三捷,但各部损失人马,难以统计,朝廷的困难,臣自是晓得,好在西河郡内,北静王和东平王二人,把握战机,平了白莲教,天下即是安稳。”
“那你为何要动手呢,南城那边,兵马司给了朕密信,诸位藩王带兵一万五精锐士卒,被你杀了五千,若不是何永熙赶过去,你怕不是把人杀完了,”
不知从哪里,武皇掏出一个纸条,让戴权递了过去,张瑾瑜起身接过,打开一看,写的是南城清理的后事,看完后,又把字条递了回去,抱拳道;
“回陛下,南城的事,臣已经上了折子,几位藩王回京贺寿,如何会带着兵马拦路,又率先袭击晋王车架,臣以为是叛军,所以才着急进京,回京之后,又听到百姓传言,几位王爷此番回来,要改天换日,臣不知,怎么个改天.”
“住口,洛云侯,何来妄议天家的事,”
突然,李崇厚呵斥的话语传了过来,不说怒目而视,但也怒发冲冠,可张瑾瑜不仅不听,反而对着首辅大人,拜了拜,
“首辅大人,这些话可不是小子胡言乱语,外面现在谣言可不少,出去一问便知,想要天下安,自然是宫里先安定,从而京城安定,这样,朝廷才能安稳,才能震慑宵小之辈,
闻听禁军右卫统领和孝成,率领残余兵马回京城,一夜之间,就调用补充禁军右卫五万兵卒,加之左卫易安信所部,十万精锐在侧,几位王爷带来的全部是重甲精锐,臣也有些担心啊。”
张瑾瑜继续给几人上眼药,京城各部的动向,没有人比皇上更知晓,现在保宁侯已经统领了禁军约有十五万,左右二卫,现在还有十余万,可分庭抗争,城内,尚有兵马司的人,不堪大用,或许连皇城司近卫都不如。
“你小子,只看皮毛,不看深处,京城各部人马,自有定数,岂是你说的那些,”
李首辅不得不出声,看似皇上处于优势,但太上皇的影响力,可不止这些,京营里面,那些勋贵子弟,何尝不是墙头草,当年的事,最先反的就是京营,最后叛的,也是他们。
可这些话,武皇虽然清楚,但心底的那一根刺,始终拔不出来,
“看你说的头头是道,朕问你,你想得如何?”
“臣以为,京营各部人马,重新编练,去掉吃空饷的,战死的,加上留守大营士卒,编练三十五万兵马,足以震慑宵小,损失的人,不必再补充,禁军人马也是一样,保宁侯清查名额,禁军编练二十五万即可,剩下来银钱,把司州和弘农两地府军恢复后,全部流入内帑。”
张瑾瑜之所以这般说辞,就是因为,看似京营各部人马花名册不少,但真的清点,空额太多了,对了,还有外面银子的事,差点忘了。
“陛下,臣这一次来,是给陛下送银子的,京南各城,臣搜刮了不少银子,除去分给将士们的,剩下的,臣硬是从四海钱庄凑了上一笔,共四百六十五万两,送入宫里,为陛下分忧。”
此言一出,整个御书房,立刻陷入寂静,就连想多说几句话的李首辅,也闭口不言,要说洛云侯为何简在帝心,就是因为如此,别人做官,是为了捞银子,唯有他,给陛下送银子,从古至今,又能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