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118章 太上皇寿宴起(第2页)

随着三位皇子落座,剩余众人,也只有几个国公府依旧站立,镇国公当仁不让,率先出列,沙哑的声音,却中气十足,

“老臣叩见太上皇,”

“臣等叩见太上皇,”

身后各府之人,全都颤颤巍巍跪下,又有镇国公高呼,

“维元丰十年,岁在丁末,仲夏之月,臣镇国公叩首言,伏以黄天眷佑,圣德广被,太上皇御天下数十载,励精图治,国泰民安,外则四夷臣服,内则百姓安康,此”

这一刻,太上皇终归是变了面色,想起昔日几人跟随在身后,征战沙场,如今亦是垂垂老矣,怎不伤感,

贺表独到动情处,镇国公声音微颤;

“臣曾伴随太上皇驰骋沙场,见陛下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也曾遂陛下治理朝政,见陛下宵衣旰食,禅精竭虑,数十载风雨同舟,臣等无以为报,愿太上皇圣体安康,福寿绵长,愿我大武朝千秋万代,永世昌隆!”

最后一句落下,乾清宫内,文武百官尽是拜服,

“愿我大武朝千秋万代,永世昌隆!”

“好,好,皇上,都是忠臣良将,朕欣慰,守忠,东西都收了,让他们都坐下,一把年纪,别折腾了,”

太上皇神情激动,摆了摆手,

“是,陛下。”

此言语,让几位老国公老泪纵横,就此落座,也没有之前准备的献礼环节,一切言语,都不如镇国公最后呐喊。

索性,通政司周显之也是反应极快,立刻喊道;

“诸位使臣献礼。”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殿外来了不少奇装异服异族人,纷纷在殿内进献礼物,瞧得张瑾瑜觉得无趣,无非是送一些稀罕物,夜明珠,宝刀,甚至一些黄金器具,平平无奇。

偶尔送得出稀罕物,无不引得百官惊叹。

眼见着献礼完毕,就有荣国府老太君请愿,领着几位国公府女眷,去了后宫,等人走后,

大宴正式开始,戴权高声大喝,

“启宴。”

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响起,一群穿着彩衣宫女,踩着碎步,二十余名大红色群舞女子,鱼贯而入,每人手捧着红色锦布,就在殿中央漫舞,配上宫廷之乐声,实乃人间仙境。

坐在前头的张瑾瑜,看的最为清楚,眼见着众人的目光被吸引过去,罕见的瞧着,荣国府的老太君,已经协同几位老国公的夫人,朝着殿后走去,应该是去了后宫那边,陪着太后和皇后娘娘。

再看身后一排,只有贾赦色眯眯的瞧着殿内舞女,至于对面文官一侧坐的贾政,中规中矩坐在那,一丝不苟。

忽然觉得,这些世家大族,过得累不累,索性,张瑾瑜不管他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抿了一下嘴唇,这茶也不是多好珍品,竟然是雨后的清茶,也不知内务府的人,贪了多少,又捏起一个麦黄的糕点,送入嘴中,猛然一顿,若不是刚刚喝了茶水送一下,这一口便吐了出来,寡淡无味不说,干的不行,是御膳房自己做的,还是外头买的,脸色有些古怪。

四下张望,却不见有人动手吃茶点,难不成其他人都知道这些玩意入不了嘴,合着就自己不知道。

尤其是襄阳侯在身侧后一位,回头看过去,却见其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端是一副正人君子摸样。

“诸位爱卿,今日乃是太上皇六十大寿,朕甚为高兴,借此机会,诸位臣工,满饮此杯酒,为太上皇贺寿。”

武皇许是看了殿内之舞,心情好大好,正端着白玉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轻轻晃动,

余下众臣,身边伺候的内侍,全部跪在桌子身边,给桌上酒盅满上,文臣一侧,众人端起酒盅,长袍广袖,举杯时候,用袖口遮挡,满饮此杯,倒是武勋这边,干脆利落,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唇角流落,滴在玄色朝服上,渗出小小痕迹,却也毫不在意。

首辅李大人,则是不然,在大公子搀扶下,站起身,举起酒杯,

“陛下隆恩,太上皇戎马半生,平定四方,如今国泰民安,实乃苍生之福,老臣也老了,就这一杯酒,祝皇上,和太上皇福寿绵长。”

说完,就颤颤巍巍的把酒盅靠近嘴边,饮了一下去。

好似是开了头一般,

卢阁老也随之起身接话;

“首辅大人所言极是,皇上春秋鼎盛,天下太平,今日,太上皇贺寿,更是普天同庆,朝廷贤才,比比皆是,臣彻查吏部以来,革职庸碌之辈不知凡几,启用新科进士,如今各地粮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都是托陛下,和太上皇之福,臣满饮此杯酒,祝我大武,武运昌隆。”

脸色坚毅,竟然说出武运昌隆之话,引起众人频频侧目,就连张瑾瑜听了,都有些佩服五体投地,瞎话能说者,算是圆滑,能说假话不变色者,老奸巨猾,关内刚刚平定京南,几乎是一片废墟,哪来的太平盛世。

可架不住这些朝臣一顿吹捧,文官的嘴,几乎没有停过,武勋这边众人,连个话都插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