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平阳赋东辰缘修

第1119章 乾清宫内交锋(第3页)

  “哼,还能怎么送来的,全是那些投机取巧之人,应该是看出了不妥,不敢启封,不想着担责任,但杂家偏偏不让他们如愿,既然他们不看,杂家也不看,就这般送过去,当庭诵读,若是写得好,那是他的运气,若是不好,也不算杂家的错处,那位周大人,也能拉拢过来为我所用。”

  随手把托盘拽了拽,而后,就把手上的奏折,给塞了进去,

  “等一下,你就把这些奏折,全都给送过去,放在太上皇的面前,由着太上皇亲自挑选,若是太上皇选了他,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若是没有选他,混过去,也能给几位王爷有些交代,不算杂家拿了银子不办事。”

  想到那几位王爷私下里派人传话,怎么说都是给银子的,乾清宫那边,文武百官俱在,出了一点差错,就是万劫不复,也许这是司礼监的机会。

  “你机灵一点,杂家和你一起过去,若是诵读的时候,定要大声读出来,可别引火烧身。”

  “陈公公,卑职知道了。”

  看着桌上的奏折,马飞心神胆颤,看样子,这一趟,免不了了,狠狠点下头。

  这时候,从乾清宫那边,传来三声钟鼓响声,司仪官高声唱喏,

  “恭请陛下御宴,宣读贺表”

  “马飞,端着东西,走。”

  “是,公公。”

  就在二人端着贺表走过去的时候,

  乾清宫内,

  仿佛是刚刚忘记之前吵闹,文武百官,俱是开怀畅饮,此刻,郑王显得有些不甘心,但时机已过,总不能表现太刻意,反而端着酒杯,起身对着武皇一拜,

  “陛下,今日能回京为太上皇祝寿,实乃陛下恩惠,如今陛下登基已有十载,皇兄如今春秋鼎盛,儿孙,咳咳,三位小王爷贤名在外,臣兄当真佩服的五体投地,只能在封地上,为皇上祈福,如今更是添了香火,也是一同为皇上焚香祈祷,愿我大武朝,蒸蒸日上。”

  乍一听,好似郑王感恩之话,但若有若无的视线,扫过三位皇子的时候,总觉得有些说不出的味道,

  “不过啊,江山虽稳,年轻人做事,还是少了稳妥,多学才是,更不要仗着小聪明,随意更改祖制。”

  看似平常的话,却像一根刺,轻轻刺破了祥和的表象,晋王此刻面色笑意全无,更别说性子有些冲动的魏王,就连楚王坐在那,都面色不虞,

  尚且还有坐在前面的两位王爷,好不容易和两位皇子靠上,这才没几天,就被几位王爷毫不客气“质问,”朝臣俱在,怎可失了脸面,北静王水溶微微一笑,

  “郑王爷此言差矣,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若是如老朽一般,暮气沉沉,这朝廷上下,不就是尸素裹位了吗。”

  “是啊,郑王爷所言有些偏颇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墨守成规者,裹足不前。”

  东王穆莳,紧紧跟了一句,更让大殿内的气氛,微微有些紧张。

  谁知,

  宋王此刻不依不饶,嘿嘿一笑,慢悠悠的道;

  “哎呀,原来是水兄和穆兄,怎么,这么些年不见,如今也是威风了,西河郡一战,白莲教望风而逃,可是不知两位,这里面卖的什么药。”

  “是啊,说来也怪,当年名震天下的白莲教,竟然在水兄手下,撑不过一个月时间,实在是,贻笑大方。”

  陈王满脸不信,当年威风赫赫的白莲教,竟然这般不堪一击,

  “啊哈哈,信不信,结果都在那,但不知几位王爷可知,贼教肆虐的时候,尔等可寻着机会坐看时局,还是想那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呢。”

  眼看着几位王爷蠢蠢欲动,最后,北静王放下酒盅,毫不客气反驳过去,让诸多官员的目光聚集过来,张瑾瑜此番桌上,已经重新上了一盘鹿肉,可惜,自己嘴里也没了刚刚胃口,

  眼看着几人吵得激烈,偷偷打量龙椅上的武皇,也不知是不是距离远,始终看不清陛下面容。

  “咳咳,诸位,诸位王爷,你们吵也吵不出头绪,这些贼教,不服王化,实乃朝廷心腹大患,再者,太平教和白莲教的余部主力,已经退入岭南三郡,既然几位王爷不服,不如这样,让几位王爷组成联军,一同攻入岭南三郡如何,”

  张瑾瑜举起手中的酒盅,瑶瑶对着几位王爷点了一下,

  “诸位王爷,岭南三郡,西边正好有水道连接荆州三郡,几位王爷怕是要小心了,”

  嘴角似有笑意,这水道的事,也是他偶然听襄阳侯说起的,若是贼教贼心不死,北边没机会,只能从西边想办法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几位王爷脸色,立刻变得更差了一些,尤其是吴王,和宋王二人,心底一紧,这些消息从洛云侯嘴里说出来,应该不会作假,怎么还有贼人逃出来呢,不是说已经剿灭贼教了吗,

  “启奏陛下,臣要状告洛云侯,谎报军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