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胡里山炮台(第2页)

 胡里山炮台夏季开放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6点,厦门又不大,打车过去差不多快5点,时间绰绰有余了。

 姜未晞点头道:“可以啊,我就大学的时候去过一次,现在都忘记里面什么样子了。”

 随后,打车前往胡里山炮台。

 曾厝垵2号,胡里山炮台。

 这个景点是要门票的,25元,价格中规中矩,但是非常值得一看。

 占地1.3万平方米,由南向北按功能布局分为战坪区、兵营区和后山区三个部分。

 游客最多的,自然是战坪区。

 因为战坪区也是胡里山炮台的核心区域,那两尊280毫米的克虏伯大炮就位于在战坪区的主副炮位。

 不过时至如今,只遗留一尊克虏伯大炮。

 陈默想过那副画面,但实际上看到那尊大炮后,他震撼住了。

 “我靠,这个炮管子也太长了?”

 周围的游客不少,许多都站在炮管子nbsp; 陈默看着那长度,用手比划了一下,啧啧称奇道:“这起码有三四层楼房的高度了吧?”

 “肯定啊,”姜未晞看着旁边标识牌上的文字,“这大炮重87吨,炮长13.13米!”

 “我也拍张!”

 头次见到这种大炮的陈默,连忙找了个角度拍了几张照片。

 然后继续参观。

 到了室内景点,看到胡里山炮台的历史后,陈默沉默了。

 胸口堵堵的,莫名的难受。

 这两台克虏伯大炮花了十几万两白银,相当于厦门当时海关三年关税才购入的,花钱没什么,毕竟我们自己造不出来。

 心塞的是当时炮台设计师汉纳根在给德皇的密信中写道:“华夏人正在用我们的钢铁,铸造他们破碎的尊严。” 花钱求着买就算了,还要被对方蔑视一番。

 技术的引进始终伴随着屈辱,在近一百年里,这种情况发生过太多次。

 如今的强大和地位,真是来之不易。

 后面转到胡里炮王击沉日舰史料展馆,这里原本是日本侵占胡里山炮台后建造的榴弹炮阵地,如今改成了击沉日舰的史料馆。

 对,就是1937年9月,在抗日战争中击沉的第一艘日舰。

 馆内有当时这一事件的报道和相关图片。

 让陈默没想到的是,这次海战胡里山总台炮长朱锡卿、炮手李玉生、林海旺等五人阵亡,一人负伤。

 白石头炮台也有炮手二人受伤。

 历史上寥寥几笔,背后是几条命的消亡,几个家庭的悲剧。

 但他们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