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迟到十六年的道歉(3.2k)(第2页)
摘下眼镜,沈志君用手背擦拭眼泪。
担任园长的16年里,这是他的第三次落泪。
2008年,37岁的他被调入南京红山动物园,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动物园园长。。
当他第一次踏入红山动物园,那时的各种野生动物还生活在水泥房、铁丝笼里,靠着动物表演和有偿投喂,动物园的运转暂时没有困难。
但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60多种、总计超过3000只的珍稀野生动物,动物园该往哪走,沈志君内心忐忑,甚至茫然。
上班第一天,邀请自家孩子逛动物园,得到的回应竟是:“我都10岁了还逛啥动物园。”
当时的沈志君很受震动,连孩子都不爱逛动物园了,说明动物园失去了吸引力,改变迫在眉睫。
然而,作为动物园园长的沈志君却是个外行人,他大学是园艺专业,在栖霞山种过七年树。
不懂没事,可以学习。
于是走访国内动物园后,他又踏上海外学习之旅,访问不少欧美动物园给他带来了启发。
2011年,红山动物园(以下称红山)是国内第一家取消动物表演的动物园。
2014年,也是国内第一家取消动物投喂、拍照的动物园。
加上对园区的改造,对动物的贴心照顾,动物园经营状况很快下滑。
许多带团的旅行社一听动物表演和投喂没了后,直接说“那还有什么意思?”
经济困难,导致动物园生产艰难,沈志君甚至把动物园办公楼租了出去,所有员工都挤在一栋小楼,激起员工的不满,甚至还有人在背后咒骂他。
后来为了扩大动物的活动空间,饲养员的休息室被取消了。
有次他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有饲养员还当面羞辱他:
“有些人啊就不是人,可能就是一个动物吧,不然为什么不重视人,只重视动物。” 他愧疚,低头吃着饭,一句话都没反驳。
后面动物园一块有山有湖占地6万平的地被南京站北广场建设时占用了,沈志君找了许多领导,却没有一个人搭理他。
直到有次市里一位重要领导来红山调研,他就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领导。
领导听完后很感动,说了句:“那这块地应该还给动物园。”
一直坚强不认输,也从来不掉泪的他,那天是他的第一次落泪。
四处要块本来就是自己的地,碰的灰头土脸,最后遇到个好领导才拿回来。
因为没有动物表演和投喂,红山的收入纯靠门票。
经历初期的艰难,红山每年的游客量,从87万上升到了近300万。
好不容易走上正轨之际,那三年来临了。
国内事业单位有三种:全额拨款编制,差额拨款编制和自收自支编制。
不巧的是,红山就是属于国内唯一一家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动物园,也就是没有财政补贴,全靠自筹资金。
有次连续闭馆51天,完全0收入,可几千只动物还是要吃饭,一百多个员工还要发工资。
无奈,沈志君为了保证动物饲料不断供,只能扣下员工效绩和工资。
大多数员工都不能接受,有人辞职,有人对他大骂“都怪你,要搞什么改革,搞得我们饭都吃不上了。”
他愧疚地低着头,一句不敢反驳。
员工们辛辛苦苦工资,却不能拿到属于自己汗水的工资,骂他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