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记者的良知,长江上漂来的古城墙(第3页)

 至于运输方式,自然也是水运。

 可以说,南京明城墙是“长江上漂来的古城墙”。

 博物馆里有个由700多块城砖组成的展厅,比外面城墙上更直观的面对完整且清晰的砖头。

 这个展厅几乎每块城砖上都有“铭文”,所谓铭文是跟当初古代质检制度——“物勒工名”责任制有关。

 某块城砖的烧造场地在哪里,操作的工匠是谁,造砖的管理者是谁,甚至督造的府州县官员是谁,全部能“溯源”。

 其中有一处是动画模拟当时制造城砖的场景,长江沿岸工匠们兢兢业业择土暖水、练泥压泥、制坯阴干、装窑烧密……一块城砖重达20公斤!

 后面遇到一个让陈默露出笑容的地方。

 馆内还有个很大的展品,是当初新城县的一个砖窑,也就是如今的赣省抚州黎川县。

 (明朝新城县砖窑遗址)

 “赣省竟然还有好几个砖窑。”陈默看着上面的文字,着实意外。

 除了赣省的几个城市,还有芜湖、武汉、岳阳等地也在名单里。

 赣省在明朝时期的地位可不是环赣省各种带的,同为江南(广义)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才子层出不穷,光是明朝洪武共录六科进士881名,赣省占到147名,仅次于浙省,位居明朝第二。

 那时还有一首民谣来描述赣省的文人盛况:

 “一门三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

 奈何现代没能跟上时代的浪潮,成为劳动人口输出大省。

 小小的城墙博物馆,陈默待了两小时多才结束参观之旅。

 等走出来,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打算在附近好好逛一逛,然后回酒店,毕竟晚上还有一个小小的私人饭局。

 对于德吉那位老总,陈默也挺好奇的。

 而在此时,一条弹窗新闻,光是那条标题就吸引住陈默的眼球。

 “南京红山动物园沈园长初心变了吗?名义上是提升职工福利待遇,实则是滥用职权,细数网红园长的五大罪行……”

 陈默脸色平静地点进去,标题下方有显眼的地方标注着记者的名字。

 他眉毛上挑,记住了这个名字。

 “嘭哌新闻记者——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