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格桑花饭店,惊艳的老奶洋芋(5k)

 “小晴天,今天还带男朋友来吃饭呐?”

 周晴天的脸颊“唰”地一下染上了晚霞般的红晕,一直蔓延到耳根。

 她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带着少女特有的娇嗔:“花婶,你别乱说,这是小院刚来的房客陈默。”

 慌忙解释完,她才猛地意识到花婶对她的称呼,立刻又嘟起嘴,带着点重复了数次的抱怨道:“花婶,你能不能不要在晴天前面加个‘小’字。”

 “好好好,晓得咯,小晴天。”花婶脸上笑呵呵的,那答应的话压根没往心里去,明显是左耳进右耳出了。

 周晴天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称呼,这些长辈总是喜欢逗她们。

 虽然陈默还不是民宿常住的房客,但花婶这人天生一副热心肠,语气亲切自然得仿佛陈默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子侄辈,让人莫名就放松下来。

 为了掩饰刚才的尴尬,周晴天赶紧拉着陈默在一张靠墙的长桌旁坐下,熟门熟路地点单:

 “花婶,要两份凉米粉,一份老奶洋芋,再来两份凉虾,我的那份要中辣。”

 她转向陈默,认真地询问:“对了陈默,你要什么辣度?”

 “云南这里的小吃辣度其实……”

 话还没说完话,她猛地顿住,漂亮的眼睛眨了眨,一副后知后觉恍然大悟的模样。

 差点忘记了,眼前这人可是吃辣星人——江西人。

 周晴天半是调侃半是认真道:“差点忘记了,你是江西的哦,那岂不是要变态辣?”

 “不至于。”

 陈默想了想,然后对着花婶忙碌的背影喊道:

 “花婶,我也要中辣的,谢谢。”

 “好的嘛。”

 转过头,对上周晴天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

 “你江西人怎么要中辣的?”

 “每个地区美食多少会不一样,江西其实也没变态辣那么夸张,大多是中辣跟重辣(超辣)居多。”

 正好讲到这个,陈默不吐不快,辩解道:“现在网上很多自媒体一讲到江西或者南昌,都会说什么变态辣之类的,实则不然,我们那里也没多少吃变态辣的,演变成今日,感觉都成为刻板印象了。”

 “诶?!”

 周晴天脑袋一斜,小小的脑袋有大大的问号。

 “可是我关注的几个探店博主,像丹妮之类的,她们去了南昌探店,都特别辣,豆奶连喝好几瓶呢!”

 “那些网红店其实是刻意弄得这么辣,然后花钱请自媒体宣传。”

 陈默撇撇嘴道:“互联网时代,平庸是原罪,这样是没有流量密码的。”

 “加上江西本来就吃辣,所以加强一下不较真也难发现。”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扮丑或者装小丑的原因,一个赛道太多人了就难有亮点。

 南昌的变态辣出圈,也是一样的道理。

 “原来如此!”周晴天听得眼睛发亮,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竟然是营销套路!”

 她倒是还没去过江西旅游,此刻听着陈默这个“本地人”的现身说法和辟谣,顿时觉得新奇不已。

 在等待美食上桌的间隙,一直饶有兴致地听陈默安利江西真正的山水美景和地道美食人文。

 从他口中描绘出的庐山云雾、景德瓷韵、瓦罐煨汤……听得她心里痒痒的,竟然真的萌生出一股想要立刻动身去江西旅游的冲动。

 过了会,两份凉米粉跟凉虾端上桌。

 凉虾这东西很多地方都有,并不稀奇,但眼前这碗云南凉虾搭配着红糖水,看起来格外清凉。

 而那凉米粉光是外表就让陈默胃口大开,雪白的米粉浸在红亮的辣油汤汁里,上面铺着花生碎、香菜、腌菜等各色配料,色彩丰富,香气扑鼻。

 (主角吃的凉米粉)

 陈默拿起筷子拌匀,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米粉冰凉爽滑,入口Q弹,调料汁酸辣可口,带着恰到好处的咸香和一丝若有似无的甜,在这个夏天还未完全退去的季节里吃起来格外酣畅淋漓,又辣又爽口,瞬间激活了所有味蕾。

 “这个凉米粉可以哦。”

 陈默对比了下老家的米粉,说道:“云南的米粉也挺不错,跟我们那的南昌拌粉一样好吃。”

 话说,南方是不是更钟情米粉类的?

 江西有炒米粉、拌粉,云南也有凉米粉、小锅米粉,广西就更不用多说,桂林米粉、螺蛳粉都出名的很。

 反倒是北方的米粉类很少听见美食的?

 像河南烩面、陕西油泼面、山西刀削面、安徽板面、兰州牛肉面、北平炸酱面等等。

 “云南的美食挺多的,”周晴天嗦了口粉,像是报菜名似的念道:“我来大理一周多,已经尝过喜洲粑粑、烤乳扇、烤饵块、稀豆粉、傣味舂鸡脚、鲜花饼、洋芋粑粑、砂锅米线、鸡豆凉粉……”

 陈默震惊地停下了筷子,甚至忘了咀嚼嘴里的食物,睁大眼睛看着她:“等等……这些是你一周多时间里全都吃过的?”

 “是啊。”

 周晴天点了点头,随即又用着一种颇为遗憾的语气说道:“主要是很多美食都在下关城区或者大理古城那里,沙溪这里居住体验很好,唯独美食差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