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 9 章(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果你担忧怕因为你我这层关系,让夫人厌弃。我去跟夫人说,我一个男子,夫人有什么难听的,我只当耳旁风。”
 




    原来他在家的日子真的不好过,骆抒摇摇头,“本就是先答应的你,再去的天工帛帮忙,自然要紧着你这边。”
 




    何况她看得出来,哪怕是以在外头请人的名头进去,也费了韩大人和吕相公不少工夫。她又想起当日在审刑院门口看的对联,心里头生出一点豪气来。
 




    韩雨钟定定地看着她,“那骆娘子,你想好了吗?是否考虑好来审刑院,恐怕到时,流言蜚语不少。”
 




    骆抒说出心里话,“我已然考虑好了,我本来就是天生地里长的,没有其他娘子娇贵,也不怕人说人笑的。那时大人秉公执法救了我阿姑,又说我这门手艺能救很多人,不管是为了回报大人,还是救人,我都想去审刑院。”
 




    烛火晃眼,骆抒竟然觉得有眼泪涌出,她看着韩雨钟,韩雨钟也看着她。
 




    她当然不知,她现在虽面白如霜,可眼底泛红,更有一番风情。
 




    对方顿了许久,嗓音暗哑地说,“既然如此,我先替那些人谢过娘子。”
 




    两人都一时无言,又听韩雨钟问道,“晌午路过审刑院,方知娘子来找过我,可就是为了这件事?”
 




    骆抒很不好意思,“冒失之举,没想到大人你还是知道了。”
 




    韩雨钟笑道:“那小吏嘴有些快,日后娘子就知道了。”
 




    说着便与她讲起审刑院的一些事项来,“比方点卯,娘子自然不需要,辰时到申时走即可。午间可休息半个时辰,没有饭堂,得自带。值五日便可休一日,可记住了?”
 




    骆抒只恨自己没有纸笔,只能掏出布料写上一些码子。
 




    韩雨钟好奇,“这是什么?”
 




    布料上的符号像字又不像字,说是记号也不像。
 




    骆抒解释与他听,“这是我自创的符号,主要是记下时间、数量这些。”
 




    韩雨钟略看了两眼,便会了,“娘子好巧的心思。”
 




    正说着,骆抒想起要给他的东西,让他等一会儿,自己转身上楼去拿了。
 




    韩雨钟环顾四周,这间客栈看上去很是简朴,没有一丝繁华富贵可言,离审刑院也远。掌柜在不远处招呼客人,说房钱三十文一晚,一壶酒十文,来往的人也是三教九流居多。一个女子住这里,其实很不让人放心。
 




    不多时,骆抒下楼,递给韩雨钟一个扇面,那扇面针脚细密,绣的是竹叶图,生动可爱。
 




    “韩大人助我良多,我还一直没谢过韩大人,今天备下薄礼,望大人喜欢。”
 




    骆抒有些心虚,她一直拖着是因为没钱,攒到钱之后赶紧买了丝绸给他做了这个扇面。
 




    韩雨钟翻来覆去地看,语气倒是平淡,“这是你亲手做的?”
 




    骆抒怕他嫌弃自己的手艺,“是我做的,可是材料都是买的最好的。”
 




    本来想做香囊之类,终归太过亲密,怕韩大人不喜,才做的这个扇面。
 




    韩雨钟亲手把扇面套上,骆抒想这应该不是不喜欢,才放心下来。
 




    接着听他说道,“娘子送了礼物给我,我也有一份礼要送给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