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调色手札复堂堂
68. 第 68 章
但也托他的福,原先的石灰线得以显露出来,摆在了三人眼前。
大理寺用石灰线圈起尸身,是为了确定最初的位置,如今几月过去,一半痕迹都已模糊,只留个大概的影子。
不过这也够了,骆抒沿着石灰线绕了一圈,这是无头尸最开始被发现的地方,也是理论上痕迹最多的地方。只是因着许多人来来去去,痕迹都被破坏了七八成,但巧就巧在,这个案子的线索是灰尘。
过于细小,反而带不走。
在经过几次滤、溶、浸的步骤后,骆抒已经和这些泛着青光色彩的灰尘成朋友了。
尽管有些费眼,不过她开始兴奋起来。
自己的才艺得以尽数发挥,能够去伪求真、穿过迷雾找寻真相的成就感,怎么不令人兴奋呢。
这一过程令人着迷,骆抒看着地上的痕迹就沉浸其中。
直到双眼酸涩无比,她才扶起腰来舒缓一二。
韩雨钟见她揉揉眼睛,一会儿就得抬头望望天光。他摸了摸自己的腰际,朝她走了过去。
走到一半,原先不知在角落里悄摸比划些什么的宋禀安迎上来,“你刀借我使使。”
他指了指缓坡,那地方一样荒草丛生,往上是那条断头路,这片区域或许会有线索。
韩雨钟解下刀,示意他,“小心点。”
刀是,爬坡也是,可别摔了,他还得照顾伤号。
宋禀安得了刀,不熟练地划拉两下,“你放心,我带人巡视过,知道路,会小心脚下的。”
想来也是,韩雨钟不啰嗦了,还是去找骆抒要紧。
骆抒正陷入纠结中,她倒是发现了相似的细尘,只是这样太费时间了些,且若是天阴下来,没有天光,她可就没用了。
为了不挡她的光,韩雨钟特意从她身后绕过蹲下,不经意间将她掉落的头发挽在耳后,“如何了?”
“从石灰线圈起处,到缓坡底,一路都有痕迹。”骆抒给韩雨钟指着坡头,“像是从上面掉下来的。”
这倒是与韩雨钟之前的猜测合上了。
他点头,“大理寺也提出过,尸体是从坡上抛下来,但一直没有证据。阿抒,你可立了大功。”
从猜想到确定,看着很简单。但实际上得费多少功夫。有了骆抒,真是节省了这一环。
他笑得真心实意,仿佛夸骆抒就是夸他,“果然,你比我想的还厉害。”
骆抒却很忧虑,“可我担心太费事了,这一小段路程就看了这许久。若是想一路看过去,恐怕得花上几天。”
这还得去掉黑夜、晨曦,一天下来够她细看的时辰就五、六个,宋师傅可是郑重地拜托了她。
韩雨钟却笑了,“想什么呢,这可是大理寺和审刑院一起查案,怎么就全压你身上了。”
他调侃起来,“宋禀安不是成天说他们大理寺不是吃素的吗?事实也是,我有没有同你说过,大理寺有个高手,鼻子比狗还灵,能靠着味道一路查过去。你要做的是探明方向,剩下的我们一起想办法。”
骆抒悄悄问他,“是不是决定要好好查了?”
小宋大人找上门来,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宋师傅他身为仵作,用他的话说,他能和尸体对话,想为死者喊冤,这是宋师傅一片善心。可出动小宋大人来重检,不正说明大理寺有心细查吗。
惊讶于骆抒看事情如此敏锐,韩雨钟抬头见宋禀安已顺着缓坡走远了,放心说他的小话,“虽然他没说,但我想是这个意思。”
大理寺用石灰线圈起尸身,是为了确定最初的位置,如今几月过去,一半痕迹都已模糊,只留个大概的影子。
不过这也够了,骆抒沿着石灰线绕了一圈,这是无头尸最开始被发现的地方,也是理论上痕迹最多的地方。只是因着许多人来来去去,痕迹都被破坏了七八成,但巧就巧在,这个案子的线索是灰尘。
过于细小,反而带不走。
在经过几次滤、溶、浸的步骤后,骆抒已经和这些泛着青光色彩的灰尘成朋友了。
尽管有些费眼,不过她开始兴奋起来。
自己的才艺得以尽数发挥,能够去伪求真、穿过迷雾找寻真相的成就感,怎么不令人兴奋呢。
这一过程令人着迷,骆抒看着地上的痕迹就沉浸其中。
直到双眼酸涩无比,她才扶起腰来舒缓一二。
韩雨钟见她揉揉眼睛,一会儿就得抬头望望天光。他摸了摸自己的腰际,朝她走了过去。
走到一半,原先不知在角落里悄摸比划些什么的宋禀安迎上来,“你刀借我使使。”
他指了指缓坡,那地方一样荒草丛生,往上是那条断头路,这片区域或许会有线索。
韩雨钟解下刀,示意他,“小心点。”
刀是,爬坡也是,可别摔了,他还得照顾伤号。
宋禀安得了刀,不熟练地划拉两下,“你放心,我带人巡视过,知道路,会小心脚下的。”
想来也是,韩雨钟不啰嗦了,还是去找骆抒要紧。
骆抒正陷入纠结中,她倒是发现了相似的细尘,只是这样太费时间了些,且若是天阴下来,没有天光,她可就没用了。
为了不挡她的光,韩雨钟特意从她身后绕过蹲下,不经意间将她掉落的头发挽在耳后,“如何了?”
“从石灰线圈起处,到缓坡底,一路都有痕迹。”骆抒给韩雨钟指着坡头,“像是从上面掉下来的。”
这倒是与韩雨钟之前的猜测合上了。
他点头,“大理寺也提出过,尸体是从坡上抛下来,但一直没有证据。阿抒,你可立了大功。”
从猜想到确定,看着很简单。但实际上得费多少功夫。有了骆抒,真是节省了这一环。
他笑得真心实意,仿佛夸骆抒就是夸他,“果然,你比我想的还厉害。”
骆抒却很忧虑,“可我担心太费事了,这一小段路程就看了这许久。若是想一路看过去,恐怕得花上几天。”
这还得去掉黑夜、晨曦,一天下来够她细看的时辰就五、六个,宋师傅可是郑重地拜托了她。
韩雨钟却笑了,“想什么呢,这可是大理寺和审刑院一起查案,怎么就全压你身上了。”
他调侃起来,“宋禀安不是成天说他们大理寺不是吃素的吗?事实也是,我有没有同你说过,大理寺有个高手,鼻子比狗还灵,能靠着味道一路查过去。你要做的是探明方向,剩下的我们一起想办法。”
骆抒悄悄问他,“是不是决定要好好查了?”
小宋大人找上门来,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宋师傅他身为仵作,用他的话说,他能和尸体对话,想为死者喊冤,这是宋师傅一片善心。可出动小宋大人来重检,不正说明大理寺有心细查吗。
惊讶于骆抒看事情如此敏锐,韩雨钟抬头见宋禀安已顺着缓坡走远了,放心说他的小话,“虽然他没说,但我想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