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晏墨(第2页)

 温照影的呼吸猛地一滞,下意识想上前,却被郭阳轻轻按住。

 他朝她递了个眼色,这里人太多,贸然上前怕是会引起混乱。

 她的害怕,也正来于此。

 百信苦不堪言,算不准会做出什么事。

 “让让,让让!李大人来了!”有人高声吆喝,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温照影抬眼望去,只见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官袍的年轻男子快步走来,袖口磨出了毛边,靴子上沾满泥雪。

 他脸上带着倦色,眼下有浓重的青黑,却在看见摔在地上的孩子时,立刻加快了脚步。

 “小虎,怎么又乱跑?”他把孩子扶起来,顺手拍掉孩子身上的雪,又从怀里摸出块温热的米糕递过去,“快吃,别冻着。”

 那孩子怯生生接过来,小口啃着,眼睛却直勾勾盯着他。

 “李大人,这位是从京里来的温小姐,带了棉衣和药材来赈灾。”驿丞连忙上前介绍。

 他这才转过身,目光落在温照影身上,带着审视,却不锐利。

 李晏墨转过身时,风卷着雪沫掠过他的脸颊。

 眉峰清秀如墨画,却因连日操劳锁着几分沉郁,鼻梁挺直,衬得一双眼睛愈发清亮。

 那是读书人特有的温润目光,像浸过墨的宣纸,清透里藏着股韧劲。

 他拱手道:“温小姐远道而来,辛苦了。只是渡州如今这光景,怕是招待不周。” 他面上虽带着倦色,脊背却挺得笔直,洗旧的青袍掩不住那份从书卷里养出的肃正。

 “李大人客气了。”温照影回礼,目光扫过粥棚里那口几乎见底的锅,“我看百姓们似是填不饱肚子,不知粮草缺口有多大?”

 李晏墨叹了口气,往棚里指了指:“库存的粮只够撑三日,邻县的文书发了七八封,至今没回音。温小姐带来的棉衣药材是急缺的,只是这粮食……”

 他没说下去,但眼里的焦虑显而易见。

 温照影沉吟片刻,从袖袋里取出账册:“我带了些现银,虽不多,但或许能从镇上的粮商手里周转少许。另外,不够的棉衣,我们可以在当地找绣娘赶制。”

 她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像是早已盘算好了。

 “镇上的粮商坐地起价,温小姐的钱粮,怕是要栽里头。”

 “能买一点是一点。”她应,“我既来了,就不会无作为。”

 此刻,慌是没用的,得想办法。

 李晏墨有些惊讶地看着她:“可温小姐还想在当地赶制?可如今……”

 “我知道百姓们缺衣少食,没力气干活。”

 温照影打断他,目光诚恳:“可以用粮食抵工钱,管饱饭,她们定愿意来。这样既解了燃眉之急,也能让她们靠自己挣口饭吃,总比坐等着强。”

 李晏墨愣了愣,随即眼里亮起光:“这法子好!温小姐心思缜密,李某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