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 章 三生三世51
持衡登基为帝后,并未急于开拓疆土或推行惊天动地的改革,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巩固基石、完善制度上。
他深感法律乃国之重器,在于清的鼎力支持下,召集天下律法大家,耗时五年,编纂并颁布了体系严谨、条文清晰的 《大宁律疏》 。
这部法典不仅统一了全国律法尺度,更着重细化了诉讼程序、证据规则,极大限制了官员的任意裁量权。
同时,他大力推动司法审判与行政权力的适度分离,在州府一级设立首属于刑部和大理院的“提刑按察使”,负责复核重大案件,监督地方司法,使得“持守公道”在制度层面得到了更坚实的保障。
他进一步深化其母开创的科举改革。不仅维持原来几个科目的地位,更增设了 “律法科” ,专门选拔精通律法、明辨是非的人才进入刑部、大理寺及地方司法体系。
他亲自主持殿试,尤其看重考生的逻辑思辨与为民请命的担当,十年间,为朝廷选拔了大量寒门出身的司法与实务干才。
在王安的辅佐下,持衡推行 “量入为出,预留缓急” 的财政政策。
国家税收大幅增长,但他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开支,将大量财富储备起来,用于应对天灾建立和完善了覆盖各州县的“常平仓”体系,确保在灾荒之年能迅速开仓赈济,平稳物价。
他常说:“国库充盈,非为炫耀,乃为安民于未然。”
执衡则主导推行了规模浩大的 “全国驰道计划” 。
利用任白改良的建材与工程机械,修建了以京城为中心,连接各主要州府、边境重镇和重要港口的平坦、宽阔的标准化官道。
同时,他力排众议,投入巨资疏浚、拓宽乃至开凿新的运河,形成了高效的内陆水运网络。
“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在他手中变为现实,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商业流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x!t¨x′x-s′.~c^o,m*
他对任白督造的新式大型海船无比痴迷。他大力支持组建官方远洋贸易船队与探索舰队。
船队不仅携带丝绸、瓷器、玻璃等商品远航,换回香料、珍宝和异域作物,更肩负着绘制海图、探索未知地域、宣扬国威的使命。
数支舰队成功返航,带回了丰厚的利润和前所未有的见闻,开启了大宁的“大航海时代”序幕。
而火器在他的推动下不断迭代更新,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开始装备水师和边军。
他对格物科出身的工匠给予极高礼遇,设立了 “天工院” ,专门资助各种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
昭衡将其母“设立学校”的政令推向深入,推行 “百县千乡启智学堂”计划。
由朝廷提供基础补贴和标准教材,鼓励甚至强制要求各地兴办蒙学,确保无论城乡、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孩童皆有接受基础启蒙教育的机会。
她亲自审定启蒙读物,内容不仅包括识字算数,更有浅显的忠孝节义、自然常识和律法启蒙,旨在从根源上提升国民素质。
她主持修缮前朝国史,并下令编纂 《大宁英烈传》、《能工巧匠录》、《巾帼贤媛集》 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