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 章 三生三世51(第3页)

 他严令:“救人为先,赈济即刻跟上,若有官吏趁机克扣、延误,严惩不贷!” 

 执衡亲赴险情最重的河段。他带来的不仅是决心,还有工部最新研制的大型排水龙骨车、加固堤坝的速凝材料,以及精通水利的格物科官员。 

 他现场指挥,采用“分流减压、重点加固”的策略,日夜奋战,最终保住了主干堤坝,避免了毁灭性的决堤。 

 昭衡则全力统筹后方。她动员各级“慈济堂”和官仓,迅速向灾区调运粮食、药品、帐篷。 

 同时,她令礼部及地方官员广泛张贴安民告示,通报抗灾进展,稳定民心,并组织医官队深入灾区,防止疫病发生。 

 洪水退去后,三兄妹并未止步于救灾。持衡下旨,由执衡牵头,王安的户部提供财力支持,启动流域综合治水方略。 

 不仅修复损毁堤坝,更对整个沧河流域的河道进行系统性疏浚,并依据执衡团队计算的水文数据,全面提升堤防标准。 

 在关键支流上游选址修建数座用于调蓄洪水的水库。 

 同时,昭衡提议并推动立法,保护河流沿岸的自然湿地,发挥其天然的蓄洪功能。 

 任白指导在流域内关键点设立水位、雨量监测点,初步构建了水文预警系统,力求下次暴雨来临前,能更早预判、更快反应。 

 第五年冬,一场数十年不遇的极寒天气席卷大宁北部数州,暴雪封路,牲畜冻毙,民众缺衣少食,炭价飞涨。 

 持衡立即宣布北境数州进入紧急状态,开放官仓平价售粮,并严打囤积居奇。 

 他特批动用皇室部分用度,购买御寒物资急送北境。 

 执衡则调动隶属于工部的工程队伍,配合当地驻军,不惜一切代价抢通被大雪封堵的主要官道。 

 同时,他下令北方各地官营煤窑加大开采,并通过新修的运河与驰道网络,迅速将石炭运往灾区。 

 昭衡指令北境各州县,务必确保“养济院”、“慈幼局”物资充足,无一人冻馁。 

 她还发起“寒衣募捐”,皇室与官员带头,带动民间富户捐助,凝聚了社会力量。 

 这次寒灾暴露了北方基层御寒设施的不足。 

 灾后,由朝廷提供补贴和技术指导,帮助北方民众改建具有更好保温效果的房屋,推广火炕、地龙等取暖设施。 

 在北方关键节点城市,建立专门的御寒物资战略储备库,纳入持衡的财政预算体系。 

 优化了任白建立的格物院观测网络,增加了气象观测内容,并利用执衡改善的驿道系统,确保灾害天气信息能更快传递。 

 这十年间,水、旱、蝗、震、台风等灾害也偶有发生。 

 但持衡三兄妹总能凭借其牢固的信任、明确的分工和互补的才能,将每一次危机转化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进步的阶梯。 

 他们更是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完善着国家的应急响应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保障网络。 

 王一诺和于清,以及颐养天年时刻关注着孙儿的太上皇,看着这十年间大宁的飞速发展与和谐稳定,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所以于清终于下定决心带着夫人出去游玩了,至于那几个小的,还是留给太上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