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戴高乐的推荐信
掌心传来军人特有的厚实触感,带着常年握枪留下的粗糙茧子。
“戴高乐先生您好,我是秦风,华夏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
他用流利的法语回应,语气平和却不失沉稳:“能帮到伊莎贝尔小姐只是巧合,您不必如此客气。”
戴高乐握着他的手没有立刻松开,目光里带着审视与感激。
方才女儿断断续续的哭诉中,他已听出歹徒持有凶器。
而眼前这青年穿着朴素的粗布外套。
看起来文质彬彬,却能在危急时刻护住女儿,甚至让她只受了点轻伤。
这份胆识与身手,绝非普通留学生可比。
“巧合?”
他轻轻拍了拍秦风的手背,语气郑重:“秦先生,巴黎战后治安混乱,多少人遇到歹徒只会躲得远远的,您能挺身而出,这份勇气就值得敬佩。”
“更何况,您还送伊莎贝尔去医院处理伤口,这份心意,我们全家都记在心里。”
“爸爸,秦风可厉害了!”
伊莎贝尔这时还攥着秦风的衣角,蓝色的眼眸里满是依赖:“他一下子就把坏人的刀打掉了,还把他们打跑了!”
戴高乐闻言,看向秦风的眼神又多了几分欣赏。
“外面风大,秦先生,不如进屋坐一会儿?”
侧身让出位置,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让我夫人也跟您道声谢,顺便喝杯热饮暖暖身子。”
秦风没有拒绝,点了点头:“那就打扰了。”
走进别墅客厅,暖黄色的灯光驱散了夜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气。
戴高乐的夫人玛丽很快端着热咖啡过来,言语间满是感激。
伊莎贝尔坐在一旁的沙发上,还在兴奋地跟玛丽描述秦风救人的场景,小脸上满是崇拜。
待氛围稍缓,戴高乐叹了口气。
“小姐都安然无恙了,怎么还在唉声叹气?”
秦风不由得好奇笑问道。
戴高乐坐在秦风对面的椅子上,语气里多了几分复杂:“秦先生,不瞒您说,我最近正面临一个棘手的选择。”
“军方高层给了我一个去波兰前线的名额,担任军事顾问,协助波兰军队应对局势。”
秦风心中一动。
1919年的波兰刚复国不久,苏波战争已箭在弦上。
戴高乐若能参与其中,无疑会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这对他未来的军事生涯至关重要。
他没有立刻接话,只是静静听着。
“去的话,背井离乡是肯定的,归期更是遥遥无期,伊莎贝尔和夫人还要在家担心。”
戴高乐的目光落在女儿身上,满是不舍:“可要是不去这是战后难得的实战机会,能近距离观察现代战争的战术打法,对我这个军人来说,是立功晋升、实现军事抱负的大好时机。`萝_拉¢小/说¨ *最-新¢章?节?更_新_快*”
“我纠结了好几天,始终拿不定主意。”
玛丽在一旁轻轻握住戴高乐的手。
眼神里带着担忧,却没有多说什么。
她知道丈夫对军事的热爱,也明白这个机会的重要性。
伊莎贝尔似乎听懂了父亲的纠结,小声说道:“爸爸,我不想你走但我也不想你不开心。”
“秦先生,您是旁观者,或许看得更清楚。”
戴高乐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无奈地笑了笑,转而看向秦风:“如果是您,会怎么选?”
“戴高乐先生,我虽然不懂军事。”
秦风放下咖啡杯,语气平静却带着笃定:“但我知道,机会往往只会出现一次。您说这是‘实现军事抱负的大好时机’,那就说明您内心深处,其实是渴望去的。”
他顿了顿,结合自己所知的历史,继续说道:“波兰如今的局势特殊,刚复国不久,急需外部军事支持,您去那里担任顾问,不仅能积累实战经验,还能接触到不同国家的军事理念。”
“这些东西,在和平时期的军营里,很难学到。”
“至于归期和家人的担忧,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您这次去,若是能做出成绩,未来才能给家人更好的保护,也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实现您对军事的理想。”
秦风没有直接提及历史上戴高乐赴波兰的经历。
却巧妙地贴合了他的职业追求与长远发展。
这番话象是一道光,瞬间驱散了戴高乐心中的迷雾。
“您说得对”
戴高乐猛地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清明,之前的纠结渐渐消散:“我一直纠结于眼前的离别,却忘了长远的目标。军人的价值,本就该在需要的地方体现。”
他看向玛丽,语气带着歉意却又无比坚定:“玛丽,我想清楚了,我要去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