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没心态的大山

第13章 美梦泡汤(第2页)

 “训儿,身为朕的长子,你这么小就知道要培养自己的心腹班底,父皇很欣慰!”

 “但你终究年纪太小了,父皇还是担心你会为他人所欺骗。”

 “你可知择师不慎,或者稍有行差踏错,特别是在你成长的阶段,日后定会害了你!”

 “就像小树苗一样,一旦弯,就再也直不起来了!”

 郭宗训愣了愣:

 弯了?

 直不起来了?

 额,我很直,一直都很直,铁定弯不了……

 郭荣继续道:“要不就从三位宰相中挑一个给你当老师吧?”

 “他们三人无论人品还是能力,都是万里挑一的……”

 郭宗训心中不由地有些感动:

 老爹果然支持自己组建心腹班底,甚至还想让宰相给自己当老师!

 既然如此,那自己怎能浪费父皇的一片好心?

 这心腹班底是越早建立越好!

 于是,他正色道:“爹爹,这三人都是我大周的宰相,如今又是内阁成员,要协助父皇处理政务,只怕他们分身乏术啊!”

 郭荣笑了笑:“无妨,教导你的时间总还是有的!”

 郭宗训皱了皱眉:

 我的好父亲啊,我是担心他们没时间吗?

 我是担心他们三人和老爹你一样,太相信赵匡胤了!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绝大部分文臣只能向现实低头,转投赵匡胤。~白!马·书.院¢ +醉\新/蟑-踕/耕*新\哙¨

 这可以理解!

 三大宰相虽然都被迫低头了,但那王溥却是赵匡胤夺位后第一个下跪伏拜的宰相,其影响与性质不言而喻。

 而范质、魏仁浦二人,虽然都对大周、对老爹十分忠心,可问题是他们作为宰相,竟然都没能提前发觉赵匡胤的野心!

 历史上,有人曾在郭荣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时谏言,说赵匡胤人缘威望太好,不能掌管禁军,可郭荣压根不听。

 郭荣死后,也有人曾上书首相范质,指出赵匡胤一伙在进行阴谋活动,建议将赵匡胤撤职,可范质并未重视,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这样的人,能为朝堂心腹重臣,但绝不能为自己的心腹班底!

 因为这两者是有天壤之别的!

 其实,在郭宗训看来,就连皇子行营都监的最佳人选都不该是曹彬,而应该是韩通韩瞪眼!

 因为历史上只有韩通在陈桥兵变时坚决要调兵抵抗赵匡胤,可最后却被赵匡胤杀了。

 他也是大周众多高级武将中,唯一一个被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杀的!

 这足以说明韩通的忠心与立场!

 但没办法,韩通此刻远在沧州,只能选择曹彬这样有原则的真君子!

 而且除了曹彬,在当时父皇点名让赵匡胤保护自己的情况下,他也的确没有更好的人选!

 但好在还是那句话:君子欺之以方。

 最起码曹彬已经表态誓死效忠自己了!

 这句话从曹彬口中说出,那含精量可不是一般的高……

 收回思绪,郭宗训正色道:

 “爹爹,孩儿有几个人选,您觉得如何?”

 “谁?说来听听……”

 不多时。

 寝舱外,三位宰相等得都有些扛不住了,时不时动动胳膊、抻抻腿。

 “说句不该的,范大人和我抢梁王老师的位置,还说的过去,他最起码精通律法,我大周的律法基本都是他主持修订的。”

 “可魏大人,你为什么也要凑热闹啊?”

 王溥捋了捋胡须,用只有三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嘟囔着。

 魏仁浦面不改色,淡定地说道:“人各有长,你精通文史,范相精通律法,而我则精通实务。”

 “别忘了,我们三人之中,只有我是从刀笔小吏走过来的……”

 闻言,王溥与范质都不由地皱了皱眉:

 没办法,这一点,他们不服也得服!

 王溥郁闷道:“不是,干嘛非要和我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