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没心态的大山

第13章 美梦泡汤(第3页)

 “看在咱们交情的份上,这次就让给我呗……”

 范质道:“只有你想培养出一个千古一帝的学生出来?”

 “天下文官哪个没有这样的理想?”

 “更何况梁王殿下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天才!”

 “机不可失,面对这样的机会,别谈什么同僚之谊、私下交情,我是绝不会错过的!”

 王溥怒道:“那就没得谈咯?”

 此时,魏仁浦开口道:“够了,谁说梁王殿下只能有一个老师的?”

 闻言,范质、王溥都不由地皱了皱眉。

 很快,三人都互相看了看,纷纷会心一笑,似乎已经达成了某项伟大的约定!

 在他们三人看来,若有人说他们想攀附“神童”梁王来扬名,他们不会去反驳,因为谁也否认不了,他们内心深处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私心。

 但让他们自己来说的话,那便是:即便乱世,作为文官,他们也要有自己的风骨!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伊尹放太甲于桐宫!

 谁不想像这二位一样辅佐出一个明君?

 更何况,他们很确定,梁王的资质可不只是明君,而是千古一帝!

 毕竟他现在只有六岁,真正的未来可期啊……

 突然。

 寝舱的门被推开,大周皇帝郭荣抱着六岁的郭宗训走出了出来。

 三人连忙下跪行礼。

 郭荣与郭宗训也都愣了愣。

 “你们怎么会在此?”

 三人连忙道:“臣等早已票拟完毕,在此恭候圣驾!”

 郭荣点点头:“嗯,幸苦你们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用目光推举一个人出来提当梁王老师的事情。

 可不料,郭荣却突然开口道:

 “对了,立刻传朕旨意,着王著、杨徽之、郑起三人立刻赶来随驾。”

 “以王著为皇子行营副都监,杨徽之、郑起为侍读,三人与曹彬一起,共同教导梁王……”

 一瞬间,三人如遭雷击!

 整个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只觉得天地全都黯然失色,甚至连大周皇帝的话都听不见,脑瓜子嗡嗡的:

 完了!

 美梦泡汤了!

 可为什么啊?

 陛下为什么宁可让那三个人来教导梁王,却偏偏不用自己这三个现成的?

 难道我们三个还比不上他们三人……

 ——————————————

 说明:

 1、皇子行营一般是临时的,官职一般有正副都部署、行军司马、马步都虞候、先锋都指挥使、都监、文书官等等。

 但因为郭宗训太小,在郭荣看来,是不会让他上战场的,也没有那么多事,所以不需要那么完善。只需一个曹彬率领300人负责安保,另外根据需要增设职位即可。

 2、关于三位宰相是否对柴荣忠心,这一点在柴荣活着的时候是毋庸置疑的。

 范质是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后就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正式拜相。

 王溥是广顺三年(953年),郭威临终前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成为最年轻的宰相之一(时年32岁)。

 此二人都是郭威临终前托付的顾命大臣,辅佐柴荣。

 特别是王溥,郭威临终前曾说“吾无忧矣”,意思是让王溥辅佐养子柴荣,他便没有什么忧虑。

 魏仁浦是从柴荣潜府的刀笔吏开始,在显德六年(959年),也就是柴荣北伐期间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还打破“非科第不得为相”的惯例!

 3、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史料记载魏仁浦被封相的时间是显德六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柴荣生病后做的安排。但其实在北伐之前,他的实权就已经相当于宰相,为了方便,书中做了一定的提前,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