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司礼监掌印高时明躬着身子,声音放得很轻,似乎怕惊扰了御座上那个年轻的皇帝。
朱由检缓缓睁开眼睛,从纷繁的思绪中抽离出来。
他点了点头,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
“孙师年事已高,近日又为国事奔波劳顿,传朕的旨意,特派肩舆,接他入宫。”
“臣,遵旨。”
高时明应了一声,躬身退下。
朱由检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着,再次闭上了眼睛。
他在脑海中,将即将到来的这场“面试”,又仔仔细细地过了一遍。
是的,面试。
一场比廷推阁臣、简拔尚书都更为重要的面试。
这封建时代,通讯原始落后,远臣比近臣的任选更为重要!
京中的阁臣、尚书,如果做事稀烂,一道旨意下去,三天之内就可更换,而且政事无虑,交接自然。
而蓟辽总督这个职位,辖蓟永、辽左、登莱、天津、旅顺、东江、朝鲜,距京师数百里之远。
其中财政、边情、人事、军事、谍报、军备、筑城诸事,全部集于一人。
一旦所任非人,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糜烂千里,无可挽回。
从这个角度来说,辽东督师的人选,对他朱由检而言,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不可轻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然而若非果真英才豪杰,又岂敢给予这么大的信任?
更何况,顶尖人才的面试,从来都是双向的。
他朱由检在面试孙承宗,孙承宗又何尝不是在面试他这个新君?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对于孙承宗这等顶尖的人才来说,从来不是只看官位俸禄的。
他今年已经六十四岁,宦海沉浮,早已历遍人臣之极,权与位,对他而言,不过是过眼繁华。
之前用在王、田,李、杨等人身上的手段,如果再拿出来,恐怕不仅无用,反而会惹来轻视。
要让他拼尽全力,彻底燃烧自己,正需要一场酣畅淋漓,全方位的征服才行。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熬了一晚后的脑袋,不但不困,甚至有些微微亢奋起来。
“陛下,孙承宗已至殿外。”
高时明去而复返,声音将朱由检的思绪拉回现实。
来了!
朱由检猛地睁开双眼,那双年轻的眸子里,瞬间散发出昂扬的斗志!
他霍然起身,直接迈开步子,朝着殿外走去。
人未至,声先至。
“孙师,朕可等你许久了!”
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朝气,回荡在空旷的殿宇之间。
孙承宗刚刚在高时明的引领下,在殿外廊柱的阴影下站定,正准备整理衣冠,等待传召。
冷不防听到这一声呼唤,不由得一愣。
他抬起头,便看到一个身着明黄常服的少年皇帝,正大步从殿门内那一片深沉的阴影中走出。¢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
秋日的阳光,瞬间从他身侧泼洒而来,将他年轻的身影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
那光芒有些刺眼,孙承宗不及细看那张脸,连忙躬身,口中高呼:“臣,孙承宗,参见陛下!”
声如洪钟,气贯殿廊,竟吓了朱由检一跳。
他本以为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又是长途跋涉而来,当是有些憔悴疲惫的,却不想中气如此之足。
孙承宗正要跪下行那君臣大礼,却不料一双有力的手臂稳稳地扶住了他。
“孙师不必行此虚礼,快快随朕进来罢。”
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
孙承宗顺着力道站直了身子,这才得以仔细打量眼前的这位新君。
太年轻了。
这是他的第一印象。
但那张年轻的脸上,却带着一双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眼睛,深邃、沉静,又燃烧着火焰。
还有一些些血丝……怕是骤然登位,睡不踏实罢。
被那双眼睛注视着,孙承宗恍惚间,仿佛看到了七年以前,那位同样少年登基的皇帝。
那个……也曾是将他唤作孙师的少年。
只是两人眉眼相似虽然相似,气质却终究截然不同……
“孙师?”
朱由检见他有些出神,轻声唤道。
孙承宗猛然回过神来,收敛心神,随着朱由检一同走入殿中。
大殿之内,只摆着一个巨大的,显得有些粗陋的沙盘,旁边是两张简单的桌案。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朱由检没有在御座上落座,而是直接走到了沙盘边,拿起了其中一根细长的木棍,递了一根给孙承宗。
他脸上带着一丝笑意,看着眼前的老人。
“孙师,国事危急,朕就不与你絮叨客套了,咱们直入正题吧。”
孙承宗心中一凛,知道正戏来了。
朱由检手中的木棍,在沙盘上一处不起眼的地方轻轻一点。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孙承宗,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