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人人都在嬴,嬴麻了(5K,求月票!(第3页)

连猎物都没有的,就去深山老林里采挖人参。

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半用,既要参加训练,又要为长官的私产经营生计,简直是六项全能。

现代牛马看了都要留下感动的泪水。

第三大类,则是各种稍显高端一些的操作。

比如倒卖军粮,将朝廷拨下的粮食卖掉一半,中饱私囊。

比如在马价上做文章,将从口外的蒙古商人那里用三两一匹买来的劣马,虚报成八两一匹的上等战马。

比如向自己控制下的各个边台、墩堡,收取每月五钱银子的“保护费”。

再比如,放高利贷。

朝廷粮饷偶尔发放不及时,兵士断粮了怎么办?

没关系,长官借钱给你!

利息不高,先用你的妻儿老小做个抵押就行!

奏疏上那些“兵士卖儿鬻女为生”的惨状,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这样被自己的长官逼上绝路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长官都这么做。

一些聪明的长官,会有自己惯用的“白手套”,借贷、催逼都通过商人进行,自己绝不亲自下场。

至于吃空饷,反而是这些手段中,技术含量略高一些的。

辽东因为战事频繁,朝廷管得严,军将们也怕打仗时没有帮手,轻易掉了脑袋。

所以,家丁是绝对足额足饷,甚至还要在朝廷编制之外,自己再掏钱多养一些。

普通的营兵也不会胡乱吃空饷,而是用步兵的名额,去领马兵的粮饷;用马兵的名额,去领家丁的粮饷。

纯粹的“幽灵兵”数量,反而很少。

彩!

当真是大彩!

彩了你个喜马拉雅山!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答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靠在龙椅上,脸上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反而全是满足,甚至是……欣喜。

愤怒吗?为什么要愤怒?

这全是好消息啊!

天下之事,不患不能,而患不达;不患不达,而患不察!

最可怕的,从来不是存在问题,而是你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如今,所有的脓疮,所有的烂肉,都清清楚楚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病根找到了,开药方还会远吗?

他完全有信心一点点,逐层剥离,慢火乱炖地将这些乱象一一终结掉。

而更好的消息是——

明军就是拿着这样的待遇,吃着这样的粮,受着这样的气,居然还能打了若干场硬仗!甚至到赌国运的松锦之战时,还能打得黄台吉尽起族中青少!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再没有比眼前这些答卷,更能证明这句话的含金量了!

固然,这些问题根深蒂固,想要根除,难如登天。

但作为一个在后世干了十几年实事的快刀手,他最不怕的,就是解决问题!

朱由检重新振作精神,拿起了其他边镇的册子。

天下军头们的手段,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因地制宜,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发展方案”。

陕西分公司,因为边境战事相对稳定,其盘剥的数额,要比辽东分公司更大一些。

实发金额一般在六成到七成。

易州分公司,这种纯粹的内地军镇,则是盘剥得最狠的。

军卒们居然只能拿到五成五左右。

而原本勇卫营的那些军将,大多出身京畿周边的卫所,这里的发展模式就更加独特了。

卫所里有一种“买闲”的说法。

每个月交够了份子钱,你就可以不用来参加训练,自己出去做生意赚钱。

交不够钱的,才需要回来“训练”。

而所谓的训练,也大多是修建工事、耕作田地之类的劳役。

份子钱是多少呢?

通州卫所价格最为厚道,令京畿之中津津乐道!

步兵200文/月,骑兵300文/月。

步兵不谈了,这骑兵交完钱就可以带着马去跑长途了。

这生活方式,和后世的出租司机又有什么区别?

此外,京营还有一项特殊生意,称之为“军器包揽”。

凡是箭矢、兵甲、战车等军备,不走官方渠道,而是由勋贵和军头们分包给相熟的商人去采买。

至于采买来的东西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勋贵们满意了,军头们满意了,文官们满意了,连兵丁们也满意了。

一次赢四次,那就是四赢!

宣府、大同分公司的特色,则是依托张家口,与口外蒙古的走私贸易。

有趣的是,蒙古贵族们需求量最大的货物,反而不是铁器,而是来自南方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奢侈消费品。

难怪历史上你们被林丹汗打得跟狗一样!朱由检看到这里,忍不住心中一翻白眼。

至于东江镇分公司,其业务范围更是广泛,走私、伐木、渔业、甚至侵占朝鲜的土地进行开垦,无所不包。

不错,不错!

朱由检将最后一本册子合上,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

我大明,蒸蒸日上啊!

每个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都有光明的未来。

好一个做大做强,共创辉煌!

朱由检抬起头,重新望向殿中的军校们。

眼光之中全是满意。

——这投名状,老子收下了!

(本章完)